第一八一章 广州事变(三) (第2/2页)
说着便向学生们展示缴获的枪支,然而学生们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你说他是日本特务他就是了?怎么能证明?”
“好!我这就证明给你们看。”说着大力一沉,仅凭双手的力量就瞬间撕开那人的衣服,他背后赫然纹着樱花图案。
“还真是?”大家都知道樱花乃是日本人国花,此人就算不是日本间谍也一定与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不少人心有余悸,细思之下总算明白过来。刚刚那狗特务真要开了枪,就算没有命中陈济棠,也必定制造极大恐慌。说不定已经绷紧弦的宪兵们会率先开枪,射向无辜民众,制造大屠杀。届时,国府为了平息众怒就只能满足学生们的一切诉求,包括拒绝承认《中英广州密约》,严惩首恶陈济棠等。看来,《中英广州密约》的签订确实对日本人构成不利影响,否则也不用如此处心积虑煽动学生威逼政府了。
还真让他们猜着了,日本方面为了制造混乱转嫁矛盾,派遣大量特务混入人群中。既然已经暴露,那就亮挑子干吧!只是绝大多数人都被沈醉及其手下盯得死死的,没等发作就被擒下,其中就有余六的脸生同行。他上前一把抓住那小子衣襟啪啪就是两巴掌,淬道:“我说么,你狗日的怎么知道的比谁都清楚,还撺掇着大伙儿来此围攻政府,原来你他娘的是小鬼子奸细,看老子不打死你!”
人群中混有大量日本奸细,军统方面也开始了收网行动。如此情况下,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避祸就福成为主流,大游行随即散去。
此时的珞珈山官邸,学生运动,陈伯南被打事件,报纸连篇累牍批判、抨击令老蒋的心情糟糕透了。
“砰!”一把将最新的报纸狠狠的摔在办公桌上,怒道:“一群没有见识的家伙,完全不能理解陈伯南良苦用心。利用媒体舆论公然煽动学生,抨击中央政府,日本人还没赶跑就急着大搞分裂吗?”
老蒋已经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共产党名下,戴笠说了一句公道话。
“委座!现在已经查明,绝大多数是日本人搞的鬼,但不排除共产党方面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嗯!”老蒋点了点头。日本人那里好说,《中央日报》有的是笔杆子,只要稍加引导,日本人控制的那几家报社、电台就形同虚设,再不济一个杀字足以安天下,可共产党方面就不大好办了。现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他们有左翼派别的持互,文化界也对他们颇多同情,其主张在学生及小青年中又很有市场,稍有针对便会遭致漫天骂名,从抗战之初到现在搞得他蒋介石好似一直在破坏民族团结似得。
老蒋定顿片刻,要了侍从室,说道:“给我请恩来先生过来。”
延安!中共中央几位大佬正汇聚一堂,博古兴致冲冲拿着一份文稿请主席斧正。说道:“主席!看我这篇社论写得怎么样?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谄外卖国!这次我看他蒋介石如何狡辩?这要是发表在《新华日报》上面,必定是对蒋介石等反动派一次沉重打击。”
文章写得不错,很具有揭示性、批判性,主席看过之后搁置一旁,说道:“枪杆子,笔杆子,干革命就靠这两杆子。这笔杆子交到你身上,我放心,中央放心。……博古同志好文章,但不合时宜!”
“怎么……?”
博古掌管新闻宣传工作,以前宣扬我党,抨击国民政府的文章都是由他来主持的,主席一句不合时宜,博古有些懵了。
任弼时说道:“恩来同志来电,希望我们能够停止攻讦国民政府,正确引导民众对《中英广州密约》的看法,一切以维护抗战统一大局为重。”
原来如此,可博古又不明白了。
“主席!恩来同志如此,岂不是要我们同蒋介石同流合污?卖国还有理了?”
博古不是军人不懂军事,主席解释道:“以当前形势来看,广州是决计守不住的,国民党方面也没有过多精力去保卫广州。与其被日本人攻占倒不如租借给英国,至少在英国人的庇护下,广州这一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通道还是畅通的,我们国家太需要这样的通道了。看来,国民党方面还是有明白人啊!”
主席说完,几位委员也是相继点头表示赞同。博古一看,这事儿算是定了,如此就只能作罢,只是有些可惜,多好的机会啊!
主席看穿他的心思,开导道:“博古同志!我们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是阶级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虽迟早会激化,但就目前而言,一切都要让步于民族矛盾,维护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完整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主席说完,博古似有所悟,应道:“我知道了主席!”
……
最终日本人的阴谋在我国共两党鼎力合作下破灭了,经过各党支部的积极引导,民众得以了解内情,明白国府的良苦用心。从开始的极力反对到后来逐渐的支持,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并没有出现,反倒迎来一波踊跃的参军潮。不得不佩服中共在宣传、动员上面的能力,非国民党可比啊!
计划失败,又收到英国方面的严正交涉,裕仁再次召开御前会议。
一开场,外相宇垣一成便介绍外务省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英国方面已经递交正式的外交照会,希望帝国能够立即取消针对广州的一切军事行动,并承诺,帝国在支那的军事行动,不会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否则,他们将保留宣战权或选择全力支持蒋政府对抗帝国。
此外,法国、美国也先后表示严重关切。最可恶的是该死的德国佬,他们居然也承认条约的合法性,真不知道他们是我们的盟友还是敌人?”
对于德国人的异常表态,说起来还要感谢陆维。就在美法两国发表通电之后,陆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人是下定决心要保卫广州了,于是便又推了一把!将苏联有可能吞并波兰的消息泄露给了法肯豪森。波兰一直都是元首的菜,小胡子还没拿起刀叉前,绝不允许有人动筷子。为了投桃报李,也是为了从陆维这里获得更多信息,希特勒示意德国外交部做出如此表态。
实际上,这是一石数鸟的买卖。苏台德协定中德国占了大便宜,也“欠”下英国一个大人情。跟风支持英国不仅可以在接下来的正式和谈中获得更多好处,还能缓减与英法两国之间的对立情绪,缓和敌意,好瞄准下一个目标。
同时也是敲打日本方面,既然选择同德意志帝国结盟,就要显示诚意,放低姿态。
对于德国人的临阵倒戈,日本方面虽大感意外,但却也明白其中原因所在,参谋本部计划令关东军对苏联远东地区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相信在此之后德国人的态度会大为改观。只是英美等国介入支那战争,日本方面该如何应对?
陆军部的家伙都是一群好战分子,作为军部特别参赞的寺内寿一说道:“陛下!既然英国已经打算介入,就必须令其付出代价。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大日本帝国必需成为亚洲的主导国。一旦此次予以忍让,尝到甜头的西方国家和支那政府一定会将更多的战略要地租借出去。届时,西方国家注定会将更多精力放在亚洲事务上面,将严重影响到帝国的利益,同时也增加了帝国亚洲战略的实施难度。”
寺内寿一是坚定的主战派,可宇垣一成却坚决反对。他说道:“寺内君虽说得在理,但帝国目前还没有做好同英法等国开战的准备,一旦英国人向我们宣战怎么办?帝国陆军已经被拖在支那战场难以自拔,海军再被英国人拖住,我们还拿什么实现大东亚共荣?最好的办法就是同英国人和谈,以攫取更多利益。臣以为,为了避免战争,英国人会像抛弃捷克一样牺牲掉支那的。”
日本不愿同英国人为敌,英国人同样不敢轻启战端,以支那人为筹码构建的和谈确实是双赢的选择,但目前皇军却是一定要攻占广州,这样才能扭转武汉会战的不利局面。
“近卫卿!大本营可有决断?”
裕仁问起,近卫文麿同朝香宫鸠彦王彼此对视之后说道:“陛下!大本营以为,当打,但不可打。”
“何解?”
裕仁听糊涂了,近卫文麿解释道:“当打!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打。但不可打,是不可以以帝国名义进行作战。”
“噢!”如此就明白了,先打了再说,事后就说是军方个人私自行事,与政府决策无关。可这个替罪羊选谁好呢?陆军方面以下瞒上,擅启战端可是有传统的,让陆军方面顶缸名正言顺。可一帮旱鸭子,没有海军的帮助,还能游上岸?
顿时,裕仁天皇、近卫文磨、朝香宫鸠彦王、寺内寿一等人齐刷刷看向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看得他直发毛,一个个不怀好意,米内光政这才明白为什么刚才近卫文麿会同朝香宫鸠彦王对视了,原来他们早就打定主意坑海军了。
“陛下!”米内光政伏身道:“为帝国武运长久,臣愿承担一切责任。”
米内光政倒是对天皇对大日本忠心,只是会错了意。裕仁上前扶起他说道:“那倒不用!米内卿只需好好安抚塩沢幸一就好了!”
“唿!”米内光政长舒一口气,抹掉额头上的冷汗,心中庆幸道:原来不是自己呀?只是可惜了塩沢幸一!不过又一想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不是自己至于别人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