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抗拒征兵 (第2/2页)
所以这些人都不可能拒绝进入军队。
进入军队,就意味着有饱饭吃。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曹操从来没有想过老百姓们会如此抗拒征兵。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
因此,曹操脑海里的第一想法就是有人动了抚恤,让老百姓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这才让那些老百姓抗拒进入军队。
要知道,这些入伍的人都是青壮,是家里最有价值的劳动力。
如果不是抚恤和奖赏能够给到位的话,他们肯定不会上战场的。
反过来也一样,既然他们不肯上战场,那就是抚恤和奖赏没有给到位。
程昱却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想差了,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贪墨抚恤的行为,但是在严格控制之下,这种行为只是极少数人的小规模的行为,并不足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那是怎么回事?”
曹操有一些愤怒。
他不理解,难不成这些老百姓都是贱民吗?
明明都已经活不下去了,却还要拒绝入伍?
程昱摇摇头:“臣现在还在调查,目前并不清楚老百姓们拒绝上战场的原因。”
其实程昱多少已经知道了一些。
这些拒绝上战场的人绝大多数的原因就是单纯的不想去和静安王的大军打仗。
但是他还不能确认是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想法。
不过程昱却已经展开大规模的调查暗访。
如果这种思潮大规模出现的话,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了。
程昱一定要防止这种事情出现。
若是有人在背后宣传的话,更是要斩尽杀绝。
想到这里程昱的脸上已经出现一些凶狠。
虽然隐晦,但是曹操对程昱何其了解?
这些微小的变化怎么可能瞒过曹操的眼睛。
不过曹操也没有过问,他相信程昱能够处理好这个事情。
不过显然,这一次,事情的发展不仅仅只是超出了程昱的控制,更是超出了曹操的想象。
七天之后,曹操得到程昱的报告:“主公,春收将至,很多老百姓都需要开始收麦子了,所以他们不想上战场。”
程昱给出的报告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只不过当着大庭广众之下,只能这么说。
一众大臣开始讨论要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主公,臣认为不应该着急征兵,春收乃是民生大计,不能错过,必须让老百姓们顺利地春收。”
这是荀彧的说法。
“兵源不足,就不足以保住冀州,保不住冀州,那冀州春收的结果无非就是给那吕哲提供粮草而已,意义何在?”
陈群是支持继续征兵的:“主公,臣以为,继续征兵才是上上之策,所有靠近前线的地方,冀州,青州,兖州,司隶都需要征兵,不能因为要春收,就放弃征兵。”
陈群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曹操却有一个问题:“那老百姓们要是抗拒征兵,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