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目标 (第1/2页)
秦鸿余并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觉得太过文气,不适合自己潇洒随风的个人形象。
但另一方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秦鸿余在外威风凛凛,对家里的老头子却自觉要矮三分。
秦鸿余小时候身体很弱,老头子在山里带了半个月,挖回来一只灵参,这才保住他的性命,但也因此落下病根。
因此一般情况下他也不敢对老人家取名的品味置喙。
不过自己一走江湖的武人,总是要几分道上面子的。
这不,拐弯抹角花重金得了城南算命瞎子的文批,忽悠老头子才把名字改成单字“鸿”。
城南的瞎子算命是个半吊子,骗人却是一把好手,文批里面解释老秦家的大子命格近水,遇江则发,“余”字则会破坏这运道......
胡天侃地下老头子终于松口,答应改名。
改了名的秦鸿余便是秦鸿了。他心里自然高兴,也算圆了多年的梦想,于是琢磨着趁着高兴出去做一票。
这也就理所当然忽略了瞎子文批上后半句“三日之内忌斗”的叮嘱。
这时候,恰巧玄都道的悬赏遍传八水十七乡,秦鸿动心了。
他只有最基础的外练之法,即便干的是刀尖舔血的活,但并不如何光鲜,原因便在于他没有合适的内炼法。
学武外练不内炼,到头只是一场空。
根基不稳,代表着他这辈子是没有太多指望了。
但他虽然没了指望,却不代表他就此甘心。
秦鸿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走上真正的武道之路。
现在江湖上武人之间流传的武功几乎全部都是各大武道势力传出来的残缺功法。
这些武道宗派虽然不怎么看得上流传出去的那些低层次功法,但也不希望太多的人得到内炼法。
人性如此,这不仅仅是功法的垄断,更是从根本意义上将宗派与常人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寻常人的世界里,宗派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因此武人中能够得到内炼法的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武人群体很少有战力超过入道境的人存在。
秦鸿不在乎玄都道悬赏的那一万两,钱他有的是,但总有些东西是价值无法衡量的。
只要能获得一门内炼法,不仅他的儿子,他的子孙后代都将受益无穷。
眼下正是讨好顾青平的好机会,只要能把这位主交代的任务完美办好,秦鸿相信,一门小小的内炼法这玄都道的大师兄还是不会吝惜的。
想到这里,他哪里还坐得住,立马扛起自己的虎头大刀出了门。
......
郦城郊外五十里。
这里已经算远离城市的地方了,叶秋白在这里等了一个时辰了。
为玄都道悬赏而来的武人,大部队还未赶来,能够跟上自己脚程的都是实力不错的家伙。
他现在的目标便是这些自恃实力来猎杀自己的武人。
第一个,便是一个叫秦鸿余的匪盗。
没错,江夏郡闹匪患。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叶秋白险些没崩住。
他自幼在江陵郡长大,江陵富足而又安宁,别说匪盗了,连小偷小摸都很少。
江陵子民自信而又开朗,这是往来的行商对江陵的评价。
当然叶秋白知道江陵并没有行商们说的那么好。
但再差,也不至于连郡里的匪盗都镇不住。
不过江陵郡内有数个大势力镇着,又是商业重镇,被晋王室看重,官府的力量非常强大。
而江夏,地方势力玄都道不带头捣乱,江夏的府尹都要烧高香了。
这么想一想,叶秋白倒也释然了。
怪不得梁之瑾会让他小心呢。
晋国的境内也并不是那么安全的。
秦鸿余身为江夏境内的匪盗,数次遭到官府围剿,但都能走脱,可见身手不凡。
起码逃命的本事一流。
对付这样的对手,一定要一击必杀,不给对方逃遁的机会。
对此叶秋白稍显信心。
他用刀的本事,经过数次战斗后愈发纯熟,逐渐开始领悟《星河刀法》的第一式,“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这一式刀法几乎穷尽基础刀法的一切变化,施展繁琐,但气势若是铺垫开来,轰轰烈烈,一击必杀。
叶秋白算是半路出家,本身刀法的修养并不是很高,因此梁之瑾另辟蹊径,为自己徒弟选出一门极尽繁琐的刀法,便是希望叶秋白由繁入简,借此开始观尽天下刀法。
刀法重心,看中的是一往无前的气势,因此每一次拔刀都是一场历练,只要不辜负自己的意志,那么刀法的修行便是最简单的修行。
叶秋白拔刀,全看自己心意,因此虽然他潜意识里偏向剑法,但实际上却是学刀的好苗子。
......
郦城郊外五十里,一处茶铺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