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价琉璃盏! (第1/2页)
玻璃厂的开设曾在朝堂掀起过一阵小风波。
虽然说宝岛地处偏僻,历来不被重视。
但现在宝岛的主人确是魏国公之子,那个素会惹事的京城纨绔!
所以官员们的目光就没有从那里离开过。
这不,玻璃厂刚一建立,便有官员进行弹劾。
他们认为玻璃厂出产的玻璃,有扰乱市场的嫌疑。
因为目前大梁市场上所流行的类似产物,一部分是走私商人冒着生命危险从海外运进来的。
因为玻璃易碎,且烧制技术不成熟,想要得到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其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要将这个高价的玻璃杯完好无损的运送并走私到大梁,那难度更是高了数筹,其身价也从高价变成了天价。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由天然石英石雕刻而成的。
天然石英石是什么?
那可是水晶!
水晶杯的价格有多高,想一想就知道了!
所以,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江南,类似于此的透明器皿,价格都是寻常人难以企及的。
至于其他地方?不好意思,供不应求,只能优先供给京城和江南了,毕竟这两地的士绅豪富最多,出钱也最大方。
可现在不一样了,徐鹏举所烧制的玻璃打破了这一局面!
虽然徐鹏举烧制玻璃的成本依旧不低,但与另外两种相比,那简直是太亲民了。
这就导致一时间玻璃器皿的价格一落千丈,连带着水晶器具的价格也受到了影响。
在京城,玻璃器皿的价格每天都是新史低。
那些小有家产的人倒是乐得不行,因为再这样下去,或许连他们都能使用者原先王公贵族才能用得起的玻璃杯。
可对于顶级权贵而言,却并非如此。
大梁权贵都有一个收藏癖。
有的喜欢玉石,有的喜欢宝剑,有的喜欢书画。
当然,其中也有喜欢水晶杯或是玻璃杯的。
而我们的钱尚书便是如此。
自从他平步青云,就任尚书一职以来,就一直有在重金求购玻璃器皿。
而那些手下也颇为懂事,是不是为其找来一件水晶杯,称道此乃大师之作。
或是找来一些水晶器皿,偷偷告诉他这些乃是西洋进口而来的。
每次得到新的玻璃器皿钱尚书都会异常高兴。
当徐鹏举的手下将一批玻璃器皿运送到京城进行贩卖的时候,他一开始也是高兴地买了不少。
但随即,他发现了不对。
那玻璃杯,买了一茬又掏出来了一茬!
徐鹏举手中的玻璃简直就是源源不断!
钱尚书明白了,自己成为了韭菜,被不断收割。
但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随着大量新的玻璃制品涌入市场,无论是玻璃还是水晶的价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钱尚书看着心里着急,毕竟这就相当于自己的资产正在不断缩水。
可若是要将那些东西卖出去,他又不舍。
这可都是他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收集而来的,若是折价卖掉,他定然是要心痛好久的。
可就是这么一犹豫,玻璃的价格再次一落千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