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白狼浒 (第1/2页)
身下的漂浮感停歇了。
过了好久,直到黑暗也在感知中尽数散去,武洵才缓悠悠地睁开眼。
他的脚,又重新踏在了坚实的地面上。无垠的星空下,星辰凝作的记忆长河横贯着天与地,像是一座搭向未知与神秘的鹊桥。
刚才……似乎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他流离在明暗不定的河流中,浅浅回忆着少年的时光,又深深追念着逝去的曾经……
光亮打入,大雾散去,眼如水墨般印染的画面似是被刷上了一层不真实的白漆。
武洵凝眉,回顾身后,远处,星光的照耀下,许多无限铺开的白雾仍然在可见与不可知处,时缓时快地流动着。
果然,自己还是陷落在梦境中。
淡淡的失落感还有无力感包围了他,心尖的暗疮仍在隐隐作痛着。
虚虚渺渺的梦境,竟化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囚笼,令他竟近乎无计可施。
若非他有天眷龙运镇守心神,让他始终维持着那一丝不灭的清醒,很可能……会就此迷失沉沦。
“我该……怎么做。”他将手轻抚胸口,低吟道,
随着身后龙影的浮现,他一直金光流溢的瞳孔中逐渐被一缕缕盈起的威光所占据。
眼下,破局的契机究竟会是什么呢。
心头万千思虑掠过,武洵心头逐渐浮现一丝清明。
在这处已逝去的时空中,失落其中的他只能看到一幕幕如同泡沫般的画面。
盯着那些翻滚的白雾,注视凝结着凄美与哀艳的花蕊朵朵绽放于瞳孔,梦幻的色彩交缠相依。它们皆曾于眼前刹那绚烂,却又转眼归于碎灭。他唯一能真正触碰到的,只有那个同样身负龙运的男孩。
既然这里是一切的起点,那么,他的旅程注定由此开启。
……
熟悉的嘈杂声满盈耳膜,光亮映入眼帘。
武洵闭目平坐了许久,直到那些失重感也散去时才忐忑不安地睁开眼。
氤氲的雾气凝为了真实,水墨般的世界被重新勾画而出。
车帘、床褥、桌椅,当这些熟悉的陈设一个又一个地映入眼眸时。武洵忽而发觉,自己竟是重新回到了那间车厢中。
不过,唯独不同的是,这里已经空无一人,更是不见了男孩的身影。
呼——
一股袭至的冷意引起了武洵的注意,他抬起头来,只见门上的帘幔被风吹地飘卷了起来,于是寒意就顺着缺口悄悄地摸了进来。
与之同至的,还有一阵又一阵的马嘶声。
没有过多的犹豫,武洵轻轻掀开了帷幔,一股忽然放大的寒意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走下车厢。脚板踩地,平滑的松软感以鞋子为中心,沿着草地的轮廓向外铺开。
踩着潮湿的草丛,武洵绕着马车踱了几圈,打量了一会儿四周。
天色还没有亮,四周仍是黑黑的,所以他也分辨不出这里究竟是何处。
不过,显然已经不是那片旷野。
“他们……去哪里了呢。”盯着那头正在埋头吃草的老马,武洵眉头微蹙。
这里是记忆尘埃构建的囚笼 ,虽然时空不知为何发生了诡异的融合与扭曲,让他半真半假地接触到了遥远的曾经。
可他确信,不管场景再如何切换, 这个“梦境”的主角,绝不会改变。
所以,他要……先找到他们!
—————
沿着草径离开马车,在越过了几条乱石遍布的小溪后,武洵忽然看到了一座立于森林中的雕塑
它通体雪白,因而在黑暗之中显得格外耀眼,但由于光线太过稀疏的原因,他只能看到一片黑压压的影子和轮廓。
走近之时,借着其上反射的些许月芒,他才看清,这似乎是一只雕刻的“白狼”。
白玉砌成的座台上,那只白狼呈坐立状,神情凶恶,狼目远眺,头首高抬,伸颈龇牙,牙口大张,似是对着天阙发出着呜呜的呼唤。
石碑上,有三个苍劲的大字跃然其上,镌刻的笔触似烟胶,似墨痕,其间走势雄浑绮丽,却又蕴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苍凉。
“白狼浒……”武洵读着碑文,心头微怔。
中土西境群山万壑,大多为险峻山路,又有野兽出没,常人若贸然深入荒无人烟之地,基本只有死路一条。
这里……则是西境之地的起始。
武洵的手掌无意识地移到了脸腮上。沉思的双眸间有如幽潭。
如此来说,七年前的他们此时已经离开了大武,现在到了这个地方,那么就意味着……这段记忆的时间线又往后推进了一些。
“你想给我看什么?”武洵幽邃的眸子盯着天空,若有所思。
前方的路变得陡了起来。草径早已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崎岖的石子路。
隐约的蝉鸣越来越大……随着脚下的石子越来越细,终于,眼前的视界被月光猛地替换,随即一股潮湿的朗风扑面而来。
黎明还未到来,他立于东侧的一座悬崖上,极目眺向西处。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雄丽群山。分布着数之不尽的崇山峻岭,或陷为深谷,或拔为雄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