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和善 (第2/2页)
“百户大人,咱们这时候去织羽坊做什么?”
“楚大都督说了,江南红丹粉的案子疑点颇多,让咱们在京城也多留个心眼。织羽坊前不久不是刚从江南进了一批绸缎么,过去瞧瞧。”
李敏更觉疑惑了:“那批绸缎不是查过了,没有问题么?怎么今日还要查?”
凌云昭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狡兔三窟,障眼伪装,我这叫杀个回马枪!”
回马枪?
是这样么?
李敏不解地挠了挠后脑勺,罢了罢了,百户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想着,李敏按着腰间的佩刀匆匆跟了上去。
——
织羽坊内。
歇息了这么一会儿,第三轮比试要用的各种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十五位姑娘依次站定,静静等待玉昙姑姑宣布比试的主题。
虽说前两轮比试分别由沈长安和沈长宁拔得头筹,按理来说若是有人能在第三轮绣出特别出彩的绣品,还是能与两位沈姑娘争一争的。
但,参加斗巧宴的闺秀们心里如何不清楚,两位沈姑娘既然能在前两轮比试做得那样好,自然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怕,两位沈姑娘的刺绣功夫不仅丝毫不差,还特别的出众呢。
如此,留给她们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既然如此,与其将所有希望都放在最后一轮,给自己巨大的压力,还不如彻底放轻松,不问结果,只享受过程就好。
况且,她们虽也希望能在斗巧宴上拔得头筹,可若不能也没什么打紧的。家中父兄争气,家族也有底气。她们还不需要非得争下这个头名来使自己、使家族多添一份荣光的。两位沈姑娘所在的庆南伯府就不一样了。今日,若非两位沈姑娘如此争气,庆南伯府的名字又如何会一遍又一遍现于人前呢?
而在旁看斗巧宴的好些人,也明白这个道理,还没开始第三轮比试,已经有好些人不断向谭老夫人恭贺道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