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回来的不巧 (第1/2页)
罗氏没想到何英卓如此不堪,更加心痛如绞。
“他说是在除夕赐宴那日见到了羽歌,才看中了她,姐姐,我真是后悔,当初不该眼热那些贵人,非要让羽歌去赴宴……”
罗氏拿帕子捂着脸,哭得抬不起头来。
柳芜心疼地拍拍她的手,连声劝道,“你别这么说,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眼下想法子才是正经。”
“我昨晚想了一夜,老夫人和老爷是什么性子你是知道的,他们肯定愿意牺牲我的羽歌攀上忠义侯家,大爷,大爷实在是说不上话,我,我……逼急了我就带着羽歌回江陵!”
罗氏又红又肿的眼睛里满是果决。
羽蘅尚还冷静,开口道,“大伯母不用自责,除夕赐宴只是忠义侯的说辞,说到底还是看二伯做了侯爷,想来巴结一二。”
“真的?那他为什么要羽歌?”
羽蘅冷笑一声,清丽的小脸满是寒霜。
“这些有权有势的人,以为别人都羡慕他们,伸伸手指头就会前扑后拥地有人上赶着听话,他们准以为纳大姐姐为妾,已经是给了杜府天大的面子了。”
这话和昨天的情形一般无二,罗氏静心听下去。
“不仅是二伯这边,睿王那里忠义侯也递了话头,想把自己的嫡女嫁过去当睿王妃,彻底绑上睿王呢。”
“那,那,现在怎么办?羽蘅,你有法子救救你大姐姐么?”
羽蘅思量着,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从窗棂里望出去,可以远远看见羽歌和陈溪南两人在后山坡上慢慢走着。
这么好的姑娘,她才不会便宜了忠义侯府里的那些蛀虫!
“这件事情要解决不难,只要老爷不同意,老夫人就彻底没办法了。大伯母,你和大姐姐安心住几天,散散心,过几日我们一起回去。”
罗氏这才放下半颗心,默默地点了点头。
三日后,山下传来消息,老夫人果然回了杨府的话,要为杜唯则定下杨家的小姐,今日杨家的媒人就要上门交换庚帖了。
事不宜迟,羽蘅立刻让人通知杜唯则,自己和柳芜带着罗氏、羽歌赶回杜府。
到家一看,时候正好,杨家的媒人和另一位穿着讲究的妇人正和老夫人坐着喝茶谈笑。
那张庚帖就放在小几上。
澜儿等在门前,见羽蘅到了赶紧迎上来搀扶。
“三小姐,二爷还没回来呢。”
“来不及了,我先进去,你去门口继续等着,二伯回来就让他立刻进来。”
说完羽蘅和柳芜一起进了大堂。
羽蘅清冷秀丽,柳芜气质典雅,一进去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哟,我回来得不巧,家里来了客人了。祖母,这位是?”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慢慢沉了下去,怎么这个时候她偏偏赶回来了!
当着客人的面连个礼都没有,这不是当众给我难堪吗?
那位穿着讲究的夫人眼睛闪了闪,笑着上前行礼道,“这位想必就是永安郡主了吧,一直听说永安郡主秀外慧中,巧手仁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是杨大人的妹妹,奉我嫂嫂之命来府上结亲的,我家的嫡出大小姐端庄大气,和府上的二爷镇国侯正是天作之合……”
“原来是杨夫人,”羽蘅打断她的话,“本郡主一直在云化寺给镇国侯祈福还愿,今日刚刚归府。不知这议亲之事,可有通知镇国侯?”
“羽蘅别胡闹!”老夫人板着脸呵斥道,“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做主,你二伯年岁再大也出不去这个理!你一个小姑娘家过问长辈的婚事,成什么体统,还不快回你的院子去!”
羽蘅却嫣然一笑,五分的容貌焕发出十分的光彩。
“祖母消气,并不是我这个做晚辈的要过问伯伯的婚事,是因为我收到太后的传信,也在打听二伯,据说有几家宗亲都起了心思,所以我才多嘴问一问。都怪我,为了替二伯祈福还愿,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府里,耽误了。”
“什,什么……”
老夫人彻底慌了,这要是真的嫁进来一个郡主公主,自己还不得每天去给那贱种请安?
这日子还怎么过!
可是当着外人的面,老夫人绝对说不出不要宗亲之女的话来,更怕杜老爷知道——以杜老爷的秉性,肯定会一口答应下来的!
杨夫人和媒人闻言也有些尴尬,说好了来换庚帖,怎么出了这档子事儿?
就在这沉默的空当,外头匆匆跑进来一个高大的人影。
身穿甲胄,伟岸威武,行动间带着肃杀之气,把杨夫人和媒人都吓了一跳。
正是杜唯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