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回京 (第1/2页)
慈宁宫后头有一个小梅园,此刻正是开花时节,点点红蕊,很有几分意趣。
羽蘅站了一会儿,后头就有人笑道,“这冰天雪地的,郡主倒是不怕冷。”
正是明妃。
羽蘅没有回头,闭着眼闻了闻花香,“凌寒独自开,梅花的美只肯让愿意冒险的人来赏。”
明妃走近两步,轻声道,“郡主可有什么话说?”
“臣女听说最近有人要对明妃娘娘不利,所以来告诉娘娘一声。”
“哦?”明妃笑容不变,最近她的确很得意,恐怕那一位早就气不过要对付她了。
“本宫入宫几十年,什么风雨没见过。”
“明妃娘娘果然沉稳大气,可是那人也聪明,只会往蛇的七寸处打。娘娘最担心什么?”
明妃这才敛了笑意,“你是说?”
“牢狱之事最容易牵扯到民心民情,惹皇上生气,娘娘应该明白。”
端王前两个月刚得了赏赐,这一阵子又因为叶修安的大胜,压力小了不少,正是得意之时,只等叶修安回来共谋大事。
明妃这才认识到严重性,对羽蘅道,“多谢郡主。”说完转身就走。
心腹宫女跟着明妃走出好远才轻声道,“娘娘,郡主说的一定是真的吗?会不会消息有假?”
“多防备着总没错,至于真假,到时一看就知道了。”
明妃话虽轻,但脸色凝重,因为如果秦家真的在这件事上做手脚,端王几乎防不住!
只可惜纵然端王提前做了准备,但秦桓手段更狠,囚犯亲属公然在刑部门口当着众人的面闹事,惹得民怨沸腾,皇帝当朝责骂端王,令端王颜面尽失,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羽蘅又赏了一会梅,等到石子明出来时才一同往外走。
石子明问了两句医术上的事,然后道,“我已经查出来了,的确是赵壶投靠了皇后娘娘。”
“他不可能常住在宫里,他跟皇后怎么来往的?”
“听说只来见过皇后两次,以下人的身份,然后就出宫去了。”
羽蘅顿足一笑,“查查他住哪儿。”
“是。掌门是要现在解决他吗?”
“不,留着他,将来说不定有用。”
石子明微微一躬身,转身回太医院了。
羽蘅匆匆离开皇宫,坐车去了济民堂,北方战事已了,杭释也要回来了,接下来就要收集户部渎职的证据,等叶修安回来好算账!
此时的叶修安,也正在归心似箭的路上,从黑山嘴往京城,每经过一个城池都有当地百姓和富户乡绅出来迎接,个个都热情异常地要请他们多留几天,叶修安通通敬谢不敏,以回京复命为由加紧赶路。
结果马旭等人想享受一下大家的孝敬,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行路匆匆,离京城越近,叶修安反而越忐忑,大胜而归的喜悦也不见踪影。
叶达辰不解地问道,“你在担心什么?羽蘅不是都封了郡主,一切都很好啊。”
只有宋淼明白,近乡情更怯。
叶修安这一次回京,不仅是大胜,不仅是升官,更重要的是,皇帝答应过他,只要得胜归来就会给他应有的身份地位。
几十年的渴望全系于此,叶修安怎么能不紧张。
“傻小子,你不明白,杜丫头封郡主,不也是皇后算计的结果么?地位越高,危险越大,将来你也是如此。”
是吗?叶达辰懵懵懂懂,我身边的人也会因此有危险吗?
但不管众人什么心情,京城总归是越来越近了。
二月二十七这日,叶修安带领先头部队到达京郊。
皇帝有旨,大军驻扎城外,交由兵部协调,叶修安率各位将军进宫。
当凯旋的将军队伍踏进了城门时,刚过午时,京中阳光大好,但风中还是带着寒意。
城门内外的大街小巷里,却到处都挤满了水泄不通的百姓。
有钱的包下沿路的雅间,求一个高处的位置视野更好一些;没钱的就在道路两旁占一个位置,只求能看一眼几十年后的新一代将军们。
人头涌动,人声吵杂,真可谓是十室九空,万人空巷。
叶修安领头先跨进大街,人群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而随着叶修安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欢呼声越来越大。
经过战场血的洗礼,将军和兵卒的脸上都有肃杀之气,但此刻面对百姓的真心拥护,也都微微笑着和百姓们打着招呼。
人群中不知道有多少少女红了脸,被这英雄气概迷住,纷纷朝他们扔着鲜花和手帕。
但聚集在叶修安身上的目光更多,其中不乏雅间里不直接见人的名门望族的千金,悄悄动了春心。
年轻又雄武的将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英俊非凡又平易近人,这
样的人,不管成为谁家东床快婿,都是配得上的。
一直到皇宫附近,乡民们停了欢呼声,没有再跟。
皇帝率文武百官迎到宫门,亲口赞颂,“此一仗不足三月即胜,即大胜!乃天佑我大晏,各位将军都是我大晏的柱国功臣!”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呼万岁,其势如山。
叶修安上前一步半跪在地,双手将兵符举过头顶,“幸得皇上洪福,叶修安不辱使命!请皇上收回兵符!”
皇帝含笑看着眼前的兵符,微微点头,“修安,你没有让朕失望。”
小太监高声宣旨,“皇上有旨,请各位将军入宫饮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