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再见皇帝 (第2/2页)
柳芜抬头看了看大殿,这地方她听说过,是皇上的御书房。
她吩咐吴娘等在外面,自己昂头挺胸一步一步上了台阶。
刚一推门,殿内暖烘烘的气流带着龙涎香的味道就透了出来,柳芜深吸了一口气刚一迈步,里面就传出一个低沉苍老的声音。
“来了?进来吧。”
柳芜反手关好门,低着头走到大殿中间跪下行礼。
“臣妇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起来吧。来看看朕写的这幅字。”
柳芜依言起身,先是扫了一眼皇帝和这大殿的布置,才往御案上看了一眼。
皇帝写的正是“兼听则明”四字。
“皇上笔力苍劲,兼纳乾坤,胸中沟壑一如当年。”
皇帝轻笑出声,“你跟你父亲一样,说谎话奉承人的时候一听就知道,真不亏是柳家人。”
柳芜没做声,皇帝又轻舒了口气,“这幅字,朕练了好多年,但写得始终没有你父亲留下的这幅好。”
柳芜这才看向御案一旁,柳大人曾经挂在书房十几年的字,的确就挂在皇帝的御书房里。
“一晃二十余年,朕老了,你也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妇人。”
柳芜胆大得直直看向皇帝,和二十多年比起来,他的确老了。
皱纹多了,头发花了,连面相气色都不好了,贺夫人说皇帝多病痛,看来不假。
“皇上是天子,天命保佑,不会老的。”
皇帝却沉了脸色,“哼,别以为朕听不出你话里的讽刺。”
柳芜又沉默了。
“你知道朕今天为什么要见你吗?”
“臣妇不敢猜测帝心。”
“朕最近几年总是想起从前的事,从前的人,可惜旧人都不在了……”
皇帝的声音低沉下去,“现在能和他们有关系的也就是你了。”
“皇上何必挂怀,斯人已逝,什么事情都改变不了了,不如忘了吧,留他们一片安宁。”
柳芜这话看似体贴宽宏,但话里的讥诮总也掩饰不住。
皇帝重重一哼,明显带了怒气,“怎么,离开京城二十余年就忘了君臣之礼了?你父亲就是这样教你的?”
提到柳大人,柳芜不得不软了声气,“父亲从小就教导臣妇要忠君,是臣妇一时失仪了。”
“你这倔强跟她当年一模一样,大约就是因为这个,她才跟你特别交好吧。”
皇帝口中的她,自然是叶修安的生母姜碧潇。
只可笑二十年过去,皇帝竟然连她的名字都不敢提了。
“碧潇姐姐比臣妇好太多了,臣妇哪里都比不上。”
皇帝猛地一愣,似乎是因为又听到了她的名字。
“你倒是不介意她的身份,不像其他人,处处都拿出身来贬低她。”
柳芜眼中隐隐沁出泪来,“碧潇姐姐从不因出身商贾就觉得低人一等,反而学识样貌处处出众,臣妇最佩服她的就是她的无畏和自信。”
“是,是,她的确是这样的。”
皇帝的声音轻起来,“当年之事,朕时常想,如果她不是这样无畏,不是这样倔强,会不会就有不同的结局了……”
“那样,还是碧潇姐姐吗?”
皇帝又一愣,旋即笑了,“你说的也是,朕竟然还没你想得通透。”
皇帝又看了柳芜一眼,“你回京后去拜祭过柳家人和姜家人吗?”
“臣妇当年嫁入江陵,家人埋骨何处都不知晓,更何况姜家……”
“朕将他们两家都埋在一起了,”皇帝叹息一声,“想着生前交好,死后也有个伴儿,这么多年不知是否荒芜了,明日你去看看吧,朕一会儿让简茂告诉你地方。”
柳芜的身子和声音都颤抖起来,他们两家都不曾被抛尸荒野,这已是天大的惊喜了。
但柳芜想了想还是问道,“皇上,那……碧潇呢?”
皇帝的声音更沉,“自然也跟她的家人在一起。”
“谢……皇上!吾皇……万岁!”
柳芜泣不成声,伏地轻轻哭起来,皇帝也伤感起来。
“好了,如今儿女们都大了……碧潇为朕生了个儿子,你应该知道了吧,听说在江陵时,叶修安病重,是你女儿治好的。”
柳芜心中又是一凛,“什么都瞒不过皇上。这两个孩子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臣妇也是最近才知道叶修安是碧潇和皇上之子。”
“嗯,你也算是他的亲人了。要是他问你碧潇的事,你就告诉他吧。孩子长大了,该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皇帝的话似乎很轻很随意,柳芜却道,“谨遵圣旨,请皇上放心,臣妇不会乱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