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前锋 (第1/2页)
突然“咕咚”一声,宋淼醉倒在地上,嘴里念叨着“鹤娘,鹤娘。”
叶修安道,“我送他去惜缘楼,你先回去吧,今晚也要多陪陪你娘。”
叶达辰默默点头,抱紧包袱走了。
叶修安也将宋淼扶上马车,准备丢到惜缘楼的后门。
只有吴娘站在羽蘅的身边道,“小姐,我这心里总是慌慌的,这天,不会要变了吧?”
羽蘅镇定一笑,“天是要变了,但只会越变越好。”
……
第二日辰时,大军集结在京城北门外。
此时正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连绵大雪,北风如刀,吹得人生疼生疼。叶修安和叶达辰一身戎装,昂然立于人前,五万大军黑压压地站在身后,就像五万雕像纹丝不动。
皇帝率领一众文武百官前来送行,户部保证粮草一定按时送到,兵部承诺援兵后续就到,说完激励军心的话,皇帝又命人给每人端了一碗酒。
“众位将士!朕以此酒相送,大晏百年国运,必保你们克敌制胜,马到成功!”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万人同时山呼万岁,喝酒摔碗,以示必胜之决心。
“叶大将军!”
叶修安上前,“臣在。”
“全看你的了。”
“必不辱使命!”
“吉时已到!”太监尖利的嗓音划破漫天飞雪。
叶修安一举手中长剑,“开拔!”
大军调转方向,往北而去。
远远的城楼上,偷偷来送行的羽蘅和陈溪南,眼睛都慢慢湿了。
随着大军出发,京城里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烟花柳巷的生意又红火了起来,仿佛战争的阴霾已经悄悄散去。
只有济民堂和羽蘅比从前又忙碌几分,因为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
此时的黑山嘴,大雪刚刚停了,城墙内外都是一片静悄悄白茫茫的,只有雪下冻硬的尸体昭示着这里曾经惨烈的战斗。
一匹单骑飞快从后方进了黑山嘴的军营,里头的将士一见来人都纷纷围了上来。
“怎么样怎么样?”
“杜大哥,刘大人说什么了?”
“有没有派人来,有没有粮草?”
杜唯则下了马,轻轻摇了摇头,众士兵希望落空,垂头丧气地散开了。
杜唯则往议事厅走去,黑山嘴的守备沈登和其他几个千总也等在门口。
沈登问,“还是没有?”
杜唯则示意先进房去,才开口道,“刘大人说没有多的人支援了,也没有多的粮食,大雪封山,外头的补给一律都进不来。”
“他奶奶的,他就是撒谎!咱们明明早就求朝廷多发粮草过来,怎么会没有!他奶奶的!下次让我去!老子非要揪着他的脖子让他吐出粮食来!”
骂人是千总江五,长得五大三粗,络腮胡子,脾气也像身材一样又粗又爆。
沈登也叹气,“往日拖延就算了,现在咱们在前线顶着还拖着我们的粮草!这让大家伙儿吃什么,拿什么去打仗!”
杜唯则眼神幽深,没想到边关居然是这样的情况。
黑山嘴与羌羯接壤,但周围大片是没有草木的荒山,不要说飞禽走兽,连只鸟都很少飞过。
羌羯人的腹地离此很远,每年只有冬季难以打猎的时候才会组织小队人马过来劫掠,所以黑山嘴虽然就在边关,但人口少,驻军更少。
沈登这个守备,手下就管着三千人。
军营的所有粮草和应用之物都得靠几百里之外的山阳县中转,夏季还好,漫长的冬季,补给转运一向是难事,所以黑山嘴每年都会在入冬前囤够一冬的东西。
没想到今年山阳县的县令刘扩,居然借口天时不好收成很差,把朝廷发来的过冬粮扣了大半,结果碰上羌羯也因入冬太早没了食物,集结大军来黑山嘴里抢吃的。
更可恶的是,刘扩到了现在都还不肯给粮食!军营里的存粮只够吃五天了!
想到这里,杜唯则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明天再去,我就不信天天去磨,都磨不出几天的粮食来!等朝廷的大军一到,我们就能缓过来了。”
沈登拍了拍杜唯则的肩,“杜兄,难为你了,现在也只有你这个京里来的官儿的话,还能让刘扩忌惮两分。”
“分内之事,大人不必客气。”
“杜兄啊,你就是运气不好,”江五又道,“要是太平日子,你到边关来待几个月,回京就能升职!结果今年赶上了这破天气,你还特意要求到第一线来,你说你,到底怎么想的。”
江五一把揽过杜唯则,显然极其熟悉。
“你们都是读书识字满肚子墨水的人,脑子里的主意比我江五多了不知道多少,怎么我江五都能明白的道理,你们就想不明白呢?”
杜唯则轻轻一笑,“我已经是五品京官了,要是为了升官,何必跑到这么远来。再说这里比京城好多了,兄弟们坦率直接,一起喝粥一起打仗,平生最痛快!”
“啊哈哈,这脾气跟我江五像,哈哈,跟我像,怪道我一认识你就觉得你跟那些京官不一样,好兄弟!”
杜唯则开怀一笑,边关的这几个月,虽然苦,但日子确实跟京城不一样,天高地阔,荒无人烟,杜唯则居然觉得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