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总算见到了! (第2/2页)
杜羽然嗤笑一声,语气中满是怨恨。
苏氏也顿了一下,之前在江陵多次受挫,羽然又丢面子又挨骂,心气真是被杜羽蘅那个臭丫头打没了。
“羽然,你别灰心,娘不会让你就这样一辈子当庶女的。现在咱们到了京城,完全可以重新开始!这里的高门大户更多,贵公子也更多,娘一定会让你嫁个好人家的!”
苏氏又一次开始憧憬杜羽然将来的好日子,只是杜羽然一点都不想攀附那些权贵公子了,她满脑子都是那个俊美得不像话的秦公子。
要是以后都不能见到你了,我该怎么办?
……
此后几天,杜唯华去吏部报道,杜老爷找房子,而羽蘅每天都出去闲逛。她今儿带辛柳瑞青,明儿带澜儿念如,房里的几个丫头轮了个遍,每人都出去长了一回见识。
也就是柳芜不想出门,不然她连柳芜都会带出去。
好在没几天,杜老爷终于定下了一个宅院,虽说不如江陵老宅大,但好歹各房都住得宽敞些了。
众人连夜搬家,羽蘅照旧选了靠围墙的僻静院落,还是取名夕扉园。
杜家二老住的院子也还是叫岩松堂,大房的园子叫明落院,二爷杜唯则不想取名。
只有苏姨娘把自己的院子改名叫泰来院。
羽蘅听了直觉得好笑,泰来取自“否极泰来”,苏氏是指望在京城能过上好日子?
看样子,她不见到棺材不会死心。
等到新杜府彻底安顿好,到京城已经十来天了,杜老爷有心想在新宅里宴一次客,可是放眼京城,谁认识他们啊?
唯一算亲戚的也就是苏氏娘家人,还是个八品小官,杜老爷根本不放在眼里。
杜唯华几次给叶府递帖子想见叶修安,都被管家客气得婉拒了,杜老爷终于死了心,接受了现实。
他们在京城,就是个普通百姓!
不过就算现在是普通百姓,将来也不一定!
眼下不就有个结交贵人的好机会吗?
……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祭祖先的大日子。京城的人们习惯在祭祖后出门游玩,赏菊秋游,爬山拜庙。
京城的冬季漫长,这已是今年最后一次出游的好机会了。
为了重阳节正式把杜家带入京城官员圈子,杜老爷准备了好几天,特意发话让全家人都出去走走,姑娘们也可以去认识几个同伴。
到了出发那天早上,柳芜也盛装打扮出来了,杜老爷一愣,正想说话,柳芜轻轻开口了。
“离京多年,不知道昔日那些同伴过得怎么样了,好多伯母当年都对我很好,我回来也该去见见她们。”
杜老爷的话就咽了回去。
大家一起坐着马车来到安定河峡谷,听说京里的官员们最喜欢到这里来秋游。
果然,路上的马车越来越多,小姐夫人们成群结队,个个都是绫罗锦缎;老爷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不知说的是不是朝廷大事。
杜家众人下得车来,先呆了一呆,安定河峡谷的宽大简直可以比得上江陵的半座城了,他们哪里见过京城的风光和人物呢?
杜老爷发话,各自逛一会儿,天黑前回来,众人也就慢慢散开了。
羽蘅和柳芜带着丫头们往河边走去,那里人最多,迎着凉凉的江风赏花看鱼。
眼看杜府的马车和众人都已经看不见了,旁边就有一个人过来扶住了柳芜。
正是吴烟。
吴烟上下打量了一下柳芜,“夫人清减了些,坐船奔波辛苦了。”
“你也是,买铺子的事羽蘅都跟我说了,不用太急。今日天气好,咱们正可以松散松散。”
“夫人不用为我担心,我今日来,一是为了见见夫人,二是为了找找故人。”
“吴娘跟我想到一起去了,”羽蘅过来道,“想在京城立足,耳目闭塞可不行,吴娘尽管放手去做,要是钱不够,只管找我拿。”
吴娘点头微笑,陪了柳芜一会儿,见有人朝她们走过来,就提前离开了。
来人正是柳芜在京城的旧识。
只见一群丫鬟簇拥着一位贵妇人走过来,那妇人急走两步上前,握住柳芜的手道,“柳妹妹,真的是你!多年不见,我都快认不出你了!这几日听说你回来了,我总不敢信,如今总算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