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唐快反部队 (第1/2页)
古代的帝国,也不可能支撑常备军随时准备战斗。
通常来说,很多朝代拱卫京师的那些部队都不能打,因为就没有什么常规训练。
常备的通常都是仪仗队,拿来做样子的,因为训练也需要钱。
李世民的玄甲军也不是一支经常维持的军队,作为军队,不打仗就得白白养着,数量越多就越撑不住,所以哪怕边关的常驻士兵,也要参与屯田。
现在林凡说,要保持一支军队,随时叫随时能打……
这不是放下锄头拿起兵器那么简单,要有一个重新集结的时间。
而在商道上的劫掠,等你反应过来早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先生,这如何个快法,将士们平日里也不务农,就随时等着开战?”
“正是!”
林凡斩钉截铁地说,“这支部队不参与任何生产,每日训练,而且随时都要能参与作战,只需要陛下一个旨意,上午下达,下午就必须能出塞外。”
“这如何能做到?”
“甚至,这支部队直辖于陛下,也不需要回长安,就在塞外巡逻,有事情随时处理,这要求是他们不驻扎任何地方,但经过之处必须要给他们提供粮草。”
古代可不是后世这么成系统的,各地军队有自己的活动范围。
这里出了事,就该我这里的人管,你其他部队过来还管我要粮草?
那行,得有皇帝的诏书旨意。
等这一套协调下来,敌人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还叫什么快速反应?
林凡也很理解地说:“我知道,各地军务会有一些沟通上的不畅,所以这支部队不该跟各地的军务接轨,他们要有自己的一套保障体系,自己采购军粮。”
“要按先生说来,这支部队须有多大规模?”
“要看大唐国力,但总的来说,维持一支两千人部队随时出击是必须的。”
两千人已经是底线,因为这两千人里还得有轮换,随时备战就要保证各种意外不会出现,但谁也不能确定自己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所以保证数百人的随时出击,就得有两千人部队作为底子。
几百人的出击足够灭一些小部落了,如果十分精锐,那可以以弱胜强。
“陛下,为保障这两千人,还得有一个大基地,后勤人员或许更多。”
“这……让我考虑考虑。”
李世民犹豫,这也很正常,一次出击几百人,就得有两千人备用。
要保障这两千人,后勤就得少说上万人时刻为他们跑腿吧?
而且这些人平时必须训练,消耗的粮草数不胜数,别说跑起来训练了,哪怕这两千人都躺在军营里不动,每天的消耗也是巨大,你得维持这个体系啊。
调拨粮草也需要人的,不光是他们这个体系的问题。
里里外外一算,就至少有好几万人参与了,这些人做这些事的时候,都属于战时状态,对和平时期大唐的国计民生不会起到任何直接的作用。
李世民觉得不太有必要,唐军是随时召集随时能战的,只是要有反应时间。
但如果维持一次数百人的出击,或许大唐还是做得到的……
还有其他麻烦事,这些快反部队必须精锐,每个人的装备花销甚至不会弱于玄甲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