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肥皂 (第2/2页)
当然,就现如今的垄断行情来说,他就是定价十倍估计也有市场。
当然,这些只是赚取平民银子的东西,还上不得台面。
朱慈烺还发明了几种加入香精、以及色料的香皂,同时,这香皂的模具上还有着各种文字。
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阁下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岁月如刀斩天娇。
踏步山河,行于天下。
……
各种后世中二,却又有几分道理的句子全都让朱慈烺挖了出来。
当然,还有古诗词,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全都整套整套的开始雕刻。
这营销策略自然是照抄江大白的,反正古代文人骚客众多,看到这些字之后,自然会成为他们坐上的谈资。
到时候,他们就是免费的广告商。
当然,这些带着诗词歌赋,以及各种花花绿绿颜色的肥皂确是价值不菲,因为这东西洗过之后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属于高级货色。
朱慈烺直接定价一两银子一块,反正他没指着赚穷人的银子。
而那些富人又不会在乎这一两银子。
如果卖不出去了,反正他还有后世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
除了肥皂,朱慈烺还将金庸老先生的那些武侠小说全都弄了出来。
不过并没有大规模量产,只是写了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前半部分,至于后半部分则要看看销售情况再选择怎么印刷。
对于这武侠小说的销量,朱慈烺还是抱着不小的希望的,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当年,这些小说可谓是风靡全国。
引得无数家长痛恨,愤怒。
只不过,印刷这些东西,唯一的缺点便是成本较高,古代印刷术主要还是活版印刷,除了一些四书五经、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能够风靡全国的也就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名著中的名著了。
对此,朱慈烺也保守了一些。
就这样,朱慈烺一边准备横扫江南的市场,一边修筑城墙,日子过得忙碌而安逸。
而那二十万流民也在多方努力之下,彻底安顿了下来。
从锦州到山海关,从盖州到金州再到镇江,到处都是新建立的村镇,以及到处开垦的农田。
对于那些长满杂草的农田,朱慈烺就一个字烧。
反正古代没有环保指标,烧就是了,这样可以将那些草籽以及各种害虫烧死很多,杂草的灰烬也是最好的肥料。
而种植的农作物,朱慈烺也全都安排成了番薯土豆等产量大,同时又耐旱的农作物。
因为国内已经有了大灾之年的预兆,他们辽东也要早做准备。
而那些曾经的奴隶们,则全部打散重新分割村镇,除了夫妻子女父母之外,任何人都不例外,就算是亲兄弟,也得分开。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还是避免,一些人集中起来欺负少姓的人。
然而,这一点朱慈烺注定是多虑了。
之前在女真人手下当牛做马的日子,当真是苦涩无比,能够重新回到大明,并且拥有自己的土地,这种日子是做梦也不敢想的,这些人哪里敢闹事呢。
就这样,二十万人民被安置在了辽东。
数万间房子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