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考察地形 (第1/2页)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盘锦距离盖州很近是优点,缺点也是很近。
很近便代表着,如果在盘锦修筑城池的意义会很微妙。
虽说这里是个港口城市,但是现如今金州的港口比之盘锦要好到不知哪里去,和关内做生意,基本上都去金州进行交易。
而盘锦就算是去了,也没啥产品可以做。
而且,有了盖州也足够辐射很大一部分区域了,再在盘锦筑城,颇有些画蛇添足的意思,就战略意义而言,实在是不大,就算是将城池修筑好了,最多也就是多个要塞而已。
还需要派出大量的兵力物力助手,实际意义确是不大。
看着身后的一片茫茫大海,以及面前广袤的良田,朱慈烺开口道:“这里只能做最差的打算。”
“如果其他地方都否决了,才能选择这里,也算是在锦州、宁远、盖州的交通线上添一条。”
一旁的杨若虚看了很久之后开口道:“如果前方有合适的地点筑城的话,这里可以修建一座小型城池,作为贯穿锦州以及盖州的重要城镇。”
“毕竟,现在从辽西走廊来辽东半岛,基本上都走水路,有些不方便。”
朱慈烺闻言点了点头,一旁的徐尚真则耐心的做着记录。
断定了盘锦的地形之后,朱慈烺便又策马向北,沿着浑河一路来到了辽河附近。
辽河,贯穿整个辽宁。
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很多地方的灌溉等工作,都需要借助辽河来完成。
而朱慈烺计划中,第二个地点便是在辽河附近修筑城池,这样一来可以依靠辽河进行防御,也不至于无险可守。
然而沿着辽河一路北上五十里,当朱慈烺看到辽河河边还黏着的冰碴子,以及缓慢流淌的河流,便将在辽河附近筑城的决定否决了。
东北寒冷之际,辽河这种河流流速并不是太快,冬天铁定要结冰。
一旦结冰,那和陆地也就没啥区别了,清军可以自由攻城,而辽河的宽度也没有太宽,站在岸上可以对辽河上的船只进行全方位的射击。
这样一来,通过辽河往城池中运送战略物资的办法,也直接否决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片绝地,如果再这里筑城,那多尔衮和范文程怕是要乐开花。
否决了这两个地方,最终朱慈烺来到了他坚持要来的一个地方。
鞍山!
后世著名的鞍山铁矿的所在地。
现如今盖州的铁矿,不过是这里铁矿的边边角角,如果能够将这里的铁矿开发出来,到时候明军钢铁产量将直接翻好几倍。
同时,这里依托山脉,也容易防守。
然而,这里同样有个要命的缺点,那就是距离清朝的军事重镇辽阳很近,基本上就在门对门。
这样一来就蛋疼了。
辽阳的骑兵每天出来转一圈,那鞍山的人,便每天不能出门,就算开发出来的铁矿也不可能运送出来。
而鞍山的补给也是问题,这里全都是敌占区,耕地屯田是不可能的。
想要找粮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别的地方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