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教书育人 (第1/2页)
朱慈烺沉思片刻开口道:“现如今,也只能减轻负重了。”
“将蒸汽机变小,同时增多数量,让蒸汽机发挥人工的力量,去完成一些费力的事情。”
“与此同时,也不要放弃改进,告诉工匠们,如果有创造性的发明,我直接奖励一千两银子。”
“是殿下。”宋应星应了一声。
从这间大房子中走出,朱慈烺便向了远处的矿山。
哪里是石灰石矿山,因为积雪已经融化,所以现如今人更多的还是需要用人力来运送矿石。
不过,一些简易的铁轨已经制作完成了,配合铁车,从山上到山下,能够省下很多力气。
想要将这里变成大明的重工业基地,交通肯定要放在最首位的。
目前因为铁轨的质量和平行线等原因,这东西还不能大规模生产,只能在局部地方使用。
目前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水泥路,当然,最好的材料还是沥青。
只不过,大明不是中东,挖个窟窿就有石油,而且石油提炼也是个问题。
这玩意涉及化学等多种学科,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开发出来的。
所以,目前来说用水泥路也就足够了,反正目前还没有超载的情况,如果真的有人能够造出来将水泥路面压坏的大卡车,那朱慈烺估计做梦都能笑出来。
目前,最先规划修建的公路是盖州到金州的一条。
由工部的工匠亲自勘探道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扩建水泥公路,原本工部的工匠一咬牙一跺脚将公路的宽度定为了十米,然而计划报到朱慈烺这里,当即就给骂了回去。
按着朱慈烺的规划,这条公路的宽度应该达到三十八米,左右两条车道,外面还要有行走战马的道路。
总共宽度至少要上百米,外面还要植树造林,防止风沙,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原因很简单,金州作为盖州的后方,以及朱慈烺规划的重工业基地,未来将作为要塞贯通整个辽东半岛。
等到真正有一天和后金的决战来临,明军的大批援军都可以直接在金州登陆,然后马不停蹄的向着盖州进发直插辽东平原。
如果一条路扣扣索索的到时候,等到真正打起来了,怕是要出大麻烦。
而且,之后这条路也将作为关内通往关外的主干道进行修缮。
到时候,江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各类商船便可以从这里到达关外,而关外的各种重工业产品,也能走海路一直延伸到江南沿海各省。
这条路如果走陆路的话,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浪费时间,需要转很久,而且关税也更多。
当然,建造者上百米的高速公路,所需要的银子也是海量的,尤其是混凝土,这玩意完全不够用。
还有就是工人,需要大量民工,目前朱慈烺手头上根本没有。
所以,现如今也只是规划了一下,在那附近画了一天线路,真正动工,还得等多尔衮的俘虏都给弄过来之后。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盖州到金州一带没有什么人口,土地也基本上都是无主的。不然征地将又是一场大的花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