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招降孙可望 (第2/2页)
见他同意,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如此,那便同去吧,不过我话先说在前头,本次救你出去,是李定国担保的,你不要辜负他的信任,更不要辜负本将军的信任,不然下次再抓到你,当凌迟处死,以警世人!”
孙可望再次发誓道:“将军,我拿性命担保,这次投降再无反叛之心!”
朱慈烺不再废话,转身道:“好了,走吧。”
这时,李定国发问道:“还不知将军姓名?”
朱慈烺停住了脚步,然后回过半张脸说道:“大明太子,朱慈烺,怎么要给你们的义父报仇吗?”
此话一出,李定国和孙可望皆瞪大了眼睛,半晌二人才反应过来,不是拔刀报仇,而是跪拜施礼:“参见太子殿下。”
……
刑部大牢外已经备上了五匹快马,其中一匹正是朱慈烺的紫金赤兔。
三个人,五匹马就这样连夜出了北京城,向着山海关一路而去。
另一件,杨若虚虽然先行,但是因为人太多,所以并不如朱慈烺的速度快。
二人在临近山海关的地方汇合,在休息了半天之后,又联同山海关的兵力向着宁远进发了,本次出征,乃是竭尽全力一战,不留后路,胜则辽东宁静十年,败则玉石俱焚,彻底放弃辽东。
另一边,多尔衮也将阿脱里不花以及偷袭金州的明军彻底调查清楚了,确定那两股部队全部撤回之后,他带领着全部兵力以及对付明军大炮的秘密武器向着宁远进发了。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被救回来的多铎,以及代善。
当年的四大贝勒中阿敏和莽古尔泰被皇太极搞死了,而皇太极也暴毙了,如今只剩下代善一个了。
就军事能力来说,代善并不比皇太极差,岁数也比皇太极大,只是据说和多尔衮的母亲有染,最终自己放弃汗位。
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名六十二岁的老将了,满头的白发并不耽误他锐利的目光和灵敏的头脑。
在沈阳听说了多尔衮的描述之后,这个为了后金征战一生的老将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后金和大明的决战,一旦失败,后金至少十年之内缓不过劲来,所以他当即决定,随军出征。
就这样,一位摄政王,一位监国太子,这两个宿命的对手,分别从自己国家的都城出发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决战!
崇祯十八年,二月十三,觉华岛冰面解冻,一艘艘海船从登州出发,向着那个天然的战场疾驰而去。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向着觉华岛方向驶去的,也有一些没有旗帜的货船趁着早起的浓雾满载着货物,向着金州的方向驶去。
觉华岛。
原本的两千后金守军早已人去楼空,阿济格经过分析之后,还是将他们招了回来。
就这样,王子昂带着两万多军队以及大批物资再次来到了这座小岛上,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人是史可法推荐来的。
他的父亲是一个海盗头子,后来被一个叫熊文灿的家伙诏安,之后就跟着父亲给大明打工,逐渐打服了东南沿海的其他倭寇。
尽管战功赫赫,但是在当时的明朝却是没人看得起他,尤其是那些文官们,虽然表面上给几分面子,但是暗地里都叫他盗匪之子。
后来,他在筹备物资的时候,遇到了史可法,这位先生并没有那些文官的眼高于顶,在得知了他的战绩之后,史可法推荐他来到辽东,建功立业,如此就能彻底堵死那些鸟人的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