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杨若虚的分析 (第2/2页)
李定国是什么人?张献忠手下数一数二的将军,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打败了?
侯询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向她:“两万三打七万?你打赢了?”
后者淡然道:“对啊,我损伤一千多人,然后用了点计谋把他七万大军全歼了。”
这下就连崇祯也不淡定了,之前只听说杨若虚能打仗,但是详细战绩却没有听说过。
因为南京发生的战争,朱慈烺就在南京处理了,该封赏封赏,该给钱给钱,完事给北京兵部一个报告就行了。
兵部头头于谦又不在,再加上事情都已经处理完了,所以兵部自然就是直接归档了事。
战绩摆出来,这下所有人都收起了轻视之心。
崇祯郑重的问道:“杨姑娘,依你看应该如何?”
杨若虚来到地图旁看了看说道:“喜峰口关隘如此险要,按理说派出一万人驻守足矣,为何还要请援军支援呢?”
侯询撇嘴道:“哼,后金军强大无比,他们三万人攻城,别说是喜峰口,就是宣府也得全力应对,派兵求援很正常。”
侯询不太懂兵事,但是那些战报他还是看过的,辽阳、沈阳等大城丢失的时候后金军都是以少击多,以弱胜强,现在对方人数优于明军,自然就很有可能攻下城池了。
杨若虚没有和他争辩,毕竟那地方虽然地图上看着险要,但是她也没有真正去过,争吵起来毫无意义。
她沉思片刻问道:“喜峰口这么重要的地方,朱胜怎么说的?”
“朱胜?朱胜是谁?”崇祯道。
杨若虚连忙解释道:“朱胜就是太子殿下,他在江南的时候并没有说他是太子,只是说他叫朱胜,我一时叫顺嘴了而已。”
提起朱慈烺的想法,崇祯说道:“喜峰口这个地方,皇儿曾经特别提起过,之前皇太极也曾经从这里带兵入关过,所以我也特别注意这个地方。”
“前段时间,关将军曾经去过哪里,整顿过防务工作,还留下了五千精兵驻守。”
“关将军,关羽将军吗?”杨若虚追问道。
崇祯点了点头:“正是,当时他在哪里逗留了五天,留下兵力之后就去了宣府,他认为,宣府才是后金军的主要目标。”
杨若虚继续询问:“那,根据陛下所见,关羽将军性情如何,喜峰口的守将性情又如何?”
“这……”崇祯答不上来了,这时李贤说道:“关羽将军勇武过人,治军有方,同时指挥方面也足矣和太子爷媲美。”
“至于喜峰口的守将,叫赵志珍,是原阳伯之子,他熟读兵书,但是临阵经验较少。”
杨若虚一听目光一凌质问道:“这么重要的地方,居然让一个新兵蛋子驻守?谁出的主意?”
众人不语,但是目光皆看向侯询。
后者脸色一红辩解道:“他是将门之后,又熟知兵法,我安排他去镇守也是为了历练他,为国家培养人才,绝无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