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再遇周成 (第2/2页)
杨若虚看了两眼只觉得有些眼熟但是却叫不上名字来。
这时那书生拱手道:“在下周成,是国子监里的学生。”
国子监即古代的太学,后来元明清三朝改为了国子监,国立大学,在当时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北大+清华+浙大+交大等等。
如果不考虑当时的美国还在娘胎里,英法还没搞普及教育,当时的国子监说是最牛的大学也不为过。
收的学生也比较严格,基本上都是贡生或者荫生,当然国外派过来的留学生也收。
如果有钱的也能掏钱捐一个名额,类似于现在的买学分。
周成就是买了个监生,原本是个秀才的他,今年秋天考上了举人,然后便活动关系想要来国子监当个学生。
通过他多年来当讼棍攒下来的钱和人脉,弄个国子监的监生当然是不成问题。
而周成和杨若虚是见过面的不过没打过招呼而已。
当时,朱慈烺状告蒋石开的时候,杨若虚还在南京刨土呢,后来周成就金盆洗手不干了。
不过,杨若虚和李应试打的那几场官司他是去看过的,也知道杨若虚的身份,今天看她被欺负,周成便想着依靠自己的本事帮上一把,以后说不定还能搭到太子爷这条线上去。
周成报上名号,杨若虚也反应过来,这讼棍的名声她也是有所耳闻。
而顾向南却根本不知道,他挥了挥手说道:“国子监的学生来这里作甚?快回去吧!”
周成拱手想要上前,然而两边的差役却将其拦了下来。
这时他冷声道:“我是这位姑娘请的状师理应在场。”
杨若虚虽然讨厌讼棍,但是现在势比人强,他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
“是,他是我请的状师,让他进来吧。”
顾向南捏着鼻子道:“算了算了,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能刷什么花招。”
周成上前不慌不忙的对那几人问道:“你们说杨姑娘傍晚的时候看到她将死者叫出去,当时可有说是去做什么吗?”
杨若虚连忙更正道:“我可没去,回家我就休息了。”
周成摆了摆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那个证人想了怕吓说露馅,于是索性摇头说道:“离得远没听清楚。”
“那,杨姑娘当时穿的什么衣服,你看清楚了没有?”
那证人还是摇头道:“也没看清楚。”
他话刚一出口,便觉得不对,然而周成已经抓住了突破口说道:“这就奇怪了,你即没听清楚他们的对话,又没看清杨姑娘所穿的衣服,这说明你们两个的距离很远,既然距离很远那你又怎么能够断定叫她出门的就是杨姑娘呢?”
不愧是专业讼棍,直接抓住了要害。
证人连忙辩解道:“不是没看清,是没有记住,当时我就在旁边,可以看清楚就是这个杨姑娘把刘三姐叫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