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心动 (第1/2页)
就比如生产力这一点,大明目前的生产力确实是顶尖的,真要是全力制作大炮,半年弄两千门绰绰有余。
不过,大炮的总数量确是绝对没有那么多,目前大明的很多城池,主要大炮还都是之前的老式炮筒。
这种滑膛炮并没有在城墙上大规模普及。
究其原因,自然就是现在的辽东已经强大到没有对手了。
现如今,周围所有地方都不能对辽东造成任何威胁。
倭国灭了、朝鲜本来就是废物一个,关内目前也被玩残了,工资都发不出来,而且还有一个山海关挡着,他们根本过不来。
至于蒙古也已经彻底臣服了,所以目前辽东的防御压力几乎是没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慈烺才大规模裁军的。
没有对手,自然是不可能制造这么多大炮的。
目前,陆地上的滑膛炮也就两千多门。
大多都在沿海城市上面,至于内陆城市几乎没有。
其实,沿海城市布置的也多是装装样子,唯一比较有用的也就山海关那一块。
当然,除了布置的滑膛炮,其实更多的滑膛炮都在军需仓库之中,这些滑膛炮是准备入关的时候用的。
目前,滑膛炮真正用的上的,还是海上面。
那些战舰上基本上每艘都有,目前中科院的钢铁战舰小型化技术已经完成了,这些铁家伙配上这滑膛炮,在渤海和东海海面上航行巡逻,别说敌军,就是做生意的看到了都瑟瑟发抖。
所以,中科院那边并没有制造太多,目前够用就行了,他们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了研发上面。
至于出口上万门大炮,这倒是真的,不过大多都是明军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买到东南亚,基本上都能大赚一笔,毕竟这些二手货,在东南亚人的手里,也是远超周围所有国家的大杀器。
眼看着巴赫信以为真,徐尚真总结发言:“这些,都是那些读书人才能做出来的东西,要是不读书,能做出来这东西吗?”
巴赫闻言连连点头,随后他试探性的问道:“那我们的孩子能够学习这些东西吗?”
徐尚真闻言拍着胸脯说道:“当然,只要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能够进入中科院的学校进行学习。”
“另外,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学子考进大学之后,不仅免费,而且还有助学金,就是发给你们家长钱!”
听到这话巴赫更加兴奋。
而他不知道的是,中科院的直属学校都是免费的,至于助学金,那是需要申请的,只有学习优秀的人才能够申请。
不过,这也不算是谎话。
徐尚真接着说道:“另外,如果科学技术学不进去的话,也可以当官,目前我们对官员的录取比例是一比三比六。”
“就是,朝鲜人占据官员名额的一成,蒙古和满人加起来占据官员比例的三成,剩下的六成由汉人担任。”
听到这话,巴赫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道:“怎么,我们才三成?你们有六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