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臣的态度 (第2/2页)
棺椁的前方,摆放着祭祀用品,燃烧的香烛有半个人高,烛光把曲台宫照得亮堂堂的。
棺椁的下方,点着一盏长明灯。
整个曲台宫沉凝而悲郁,肃穆而凄寒。
侍候灵儿慧儿的宫女,从嬴坤手上接过灵儿慧儿,曲台宫里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嬴坤。
嬴坤背后有着强大的蒙氏家族,而且是大皇子,若不发生什么变故,应当立为太子的。
而与大皇子公子坤竞争太子之位的,自然是二皇子嬴华了。
二皇子的优势是他的母亲是皇后,劣势是他比大皇子小,还有,他母亲的家族势力太小,跟蒙氏家族根本没法比,因而获得的支持力度,也没法跟大皇子比。
是以大家在选择站队时,自然会站在大皇子这一边。
等以后大皇子登基,他们也就会得到相应的升迁,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
史皇后也把目光投向了嬴坤。
史皇后的目光可是跟别的人不同,她的目光里带着满满的恨意。
她是恨死嬴坤了。
因为嬴坤是横亘在他儿子嬴华当太子的一座大山,如果要她儿子当太子,就得把这座大山搬掉。
最好的办法,就是嬴坤能生病或者发生意外去世,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是上天保佑了,她一定会具三牲祭祀神灵。
当她听说嬴坤得知公子扶苏去世后,气得昏了过去,她便在心里恶毒地想,乞求神灵保佑,让这小子像公子扶苏一样,气绝身亡。
然而嬴坤并没像她想的那样,他醒了过来,并且来到了公子扶苏的灵堂祭奠他大伯。
秦二世下了旨,皇室成员,都得到曲台宫祭奠公子扶苏,谁要是敢不来,一定会受到重罚。
秦二世这么做可以理解。
他与公子扶苏是亲兄弟,手足情深,说明他很重视这份兄弟情,还有就是,这皇位本是公子扶苏的,公子扶苏崩殂后,皇位才落到秦二世头上。
嬴坤见史皇后盯着他,他也不示弱,回盯着史皇后。
不过,两人并没对视多久,便把视线收了回去。
曲台宫里可是有诸多大臣。
他俩用敌对的目光对视,要是被大臣们看见了,大臣们会怎么看?
嬴坤虽是大皇子,可他年龄还小,才十五六岁,没有成人,还不懂事,不能过多地指责他。
史皇后就不一样了。
她是皇后,母仪天下,是天下妇女的表率,结果却像民间那些恶毒的后母一样,对老公前妻所生的儿子恨之入骨,这样的人肯定是不能当皇后的,那会把天下的女人都带坏。
大臣们都前来向史皇后,大皇子,二皇子行礼。
嬴坤发现,大臣们跟史皇后和二皇子行礼时,颇有些无奈,好像是迫不得已,而对他行礼时,却显得是真心实意的。
嬴坤搞不清楚,这是不是他感觉上出了错。
这时,嬴坤脑海里浮现出史书上记载的内容。
秦二世登基后,杀了许多大臣,还大肆屠杀兄弟姐妹,十二个兄弟在咸阳市被处死,又在杜邮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之后,又迫使公子闾等三个兄弟自尽。
公子高知道他难逃一死,为了保全家人,便上书说愿为父皇殉葬,秦二世同意了。
秦二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皇位是巩固了,大秦帝国却变得衰弱,这才导致陈胜吴广,仅仅九百戍卒,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