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宛如儿戏的造反 (第1/2页)
诸葛亮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强,但是他最擅长的应该是内政。
说白了,就是他的嗅觉比其他人高出一截,比如他摆出空城计,难道司马懿真的看不出吗?
就算是怂,派个百人小队进去,诸葛亮不就露馅了吗?可为什么宁愿被后人嘲笑胆小如鼠,也不愿进去生擒诸葛亮呢?
答案是:被嘲笑,能活。抓了诸葛亮,对不起,你没有利用价值了,直接就给送走。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对于政治是非常敏感的,白瞎空城计不是在赌,而是胸有成竹。
庞统看诸葛亮半天不说话,急得直跳脚,出言催促道:
“孔明啊,有啥话直接说出来呗!你这停在中间不上不下的,急死人啊!”
其实诸葛亮在犹豫,要不要参与到这件事当中,如果牵扯太深,以后自己不太好脱身。瞬息时间,他在心中做出了决定,出言说道: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此次最根本的原因是曹操家族内部争权夺利,有人不满曹操,想要制约他。”
居闲点头认同了诸葛亮的推测,家族越大,人越多,心思也越杂,后世亲兄弟争财产导致流血的事件屡见不鲜,更何况还不是亲兄弟。
这话诸葛亮能当着众人说,居闲不能说,只能放在心里,毕竟从自己口中说出来性质就不一样了。
其他人听了诸葛亮的话后,都沉默不语,这本与居闲无关,只是居闲恰好撞见了,纯属是是无妄之灾。
居闲觉得头越来越重,也越来越胀痛,连带着心烦意燥,半晌后,才强忍着不适说道:
“等过了今天晚上再说吧,看看最后的情况是如何,若是不太乐观,我这边也有准备,散了吧,都去休息会。”
众人见居闲确实状态不好,也就让他去休息了。居闲躺在床上,明明感觉很疲惫,可就是睡不着,于是对着小艾说道:
“小艾,你说说看,人心为什么那么复杂,为什么非得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果,冲动行事呢?”
“我不知道,我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无法替你参考。”
居闲自嘲的笑了笑,也对,问它做什么?就算给了解释又如何?又影响不了别人,何必多此一举呢?
只是想老老实实当个打工人,为什么要让自己遇到那么多事情呢?最后居闲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
曹洪按照名单上的名字,想将他们请过来谈谈,看能不能以一种较为温和一点的方式解决。
可这群人心中有鬼啊,哪敢赴约?不出意外,全都拒绝了。随后他们隐秘的来到曹杰的住所,想让他出出主意,听到消息的夏侯氏的人也过来了。
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曹杰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第一,主动向曹操请罪,交代所有的事情,希望他看在同族的份上从轻发落。
第二,联合众人,起兵逼宫,把曹操拉下来,让自己人上位,这事自然就解决了。
有人倾向于向曹操认罪,毕竟此事可大可小,大不了受到一些责罚而已,可若是兵谏,那就没有丝毫的缓和余地了。
可有又人反对,说曹操表面大度和善,暗地里则是心狠手辣,否则也走不到今天。
两拨人吵吵闹闹,最后还是统一了意见,决定起兵造反。这里也彰显了人性的丑恶。
为什么最后都同意造反?因为若是认罪,现在的地位和财富都不一定保得住,但若是造反成功,回报非常客观。
财帛动人心,权欲迷人眼,曹杰看着这群跳梁小丑蹦跶,心中冷笑一声,就这种乌合之众,还想造反?
但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对着他们说说道:
“既然你们都统一意见了,那就动手吧,今夜子时,齐聚南门,合兵一处,攻打曹府!”
众人敷衍的商讨了一下起兵的细节,随后围绕着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又开始争吵起来。
曹杰在一旁冷眼旁观,这群蠢货,居然现在就想到事后的利益去了,此事能成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与妥协,众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随即离开,准备起兵。
曹杰暗中离开府邸,悄悄的进入之前去过的院子,对着院子的主人说道:
“从父,那群人准备造反了。”
那人点点头,拄着拐杖起身,对着曹杰说道:
“辛苦你了,侄儿,你再帮我盯着他们一点,有什么变动,就别亲自来了,叫人过来传话就好。”
曹杰点头称是,见那人没有其他事情要吩咐,随后便离开了。
院子的主任叹了一口气,拿着拐杖来到另一个院子,进入书房,对着坐在书桌前的人说道:
“阿瞒吾儿,为父有事要跟你说。”
此人正是曹嵩曹老太爷,曹操闻声抬头,见父亲到来,连忙起身上前说道:
“父亲那么晚,怎么还没有休息?是不是有人多嘴跟你说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