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送信 (第1/2页)
“现在各个诸侯,视百姓为猪狗,拼命压榨,掠夺,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离。可逃离又会影响到税收,于是他们更加变本加厉。”
居闲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这是个死结,这样一来,治下人口锐减,实力也会随之衰退,周围其他势力又虎视眈眈,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说涸泽而渔是不行的。我为什么建造那么多工坊,是为了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种田能让他们吃饱肚子,可想要进一步,那就难了”
“兄长,我希望你能记住这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
曹操默默跟着念了一遍,仔细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居闲给他了一些时间思考,然后才解释说道:
“没有农业就没有粮食,就不可能稳定。没有工坊就没有发展,没有商人就没有活力,没有人才,国家如何才能兴盛呢?”
“我姑且将他们简称为,吏、农、工、商四个行业,这些行业不分高低贵贱,缺谁都不行。”
曹操听到这,反问道:
“可人是逐利的,若是看到什么行业有利可图,必将全都往那里蜂拥而至,这也是造成混乱的原因啊!”
居闲笑着回答道:
“是啊!人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需要吏去管理,去限制,去引导,这才是重点。”
“可若是重用吏官,这不是跟暴秦一样么?极有可能会步他们的后尘。”
居闲解释道:
“这里就要说明一下了,先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最主要的是太过于急功近利,想要同时做好所有的事。在当时的管理阶层来看,牺牲眼前的利益,而换取长远利益是划算的。”
“可他们忽视了百姓的需求,凡是过犹不及。修筑长城是好事吗?确实是好事,为的是能够抵御北方侵犯,只是做法不甚妥当。”
曹操也是熟读史书,也不是迂腐之人,对于历史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居闲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一句话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要向百姓们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他们自然会去做。”
曹操沉吟了片刻,之后站了起来,郑重的向居闲行了个礼,说道:
“以后此事就交给贤弟了。”
居闲:???我讲了那么多,口水都讲干了,结果是给自己找了麻烦事做?失策了啊!
连忙上前扶起曹操,随后推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