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嫌疑 (第1/2页)
张伯仁,张捕头面色凝重,一只手打着八字,食指不断的捻着布满胡渣的下巴。
今日卯时,雨幕初退,天边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正是各家生火造饭的时候,却听见,青云县衙门那张伸冤鼓,被人用力的敲了三下。
一夜之间,半年未曾发生过大案的青云县,接连报上两起重案,其一是冯记药店的掌柜被人杀死在家中。
其二,刚刚传来消息,青云县的地头蛇——柳家的大儿媳,于昨夜失踪,至今未归。
两起案子,皆属于本朝重案,这让张伯仁不禁感到一阵头疼。
死者,眉间有一块一指宽的伤口,低垂着红白相间的不明液体,双膝跪坐在地,面带惊愣,双目怒睁。
更麻烦的是,杀死冯老的人,修为至少在融元境之上!
因为细察入微的张伯仁,很快便发现了一点线索。那镀有朱漆,细雕着精美图案的房门上,有一处明显的凹痕。
起初,张伯仁以为这是木匠留下的瑕疵。但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凹痕中并没有像其他纹路里那样,存有多年积累的灰尘。
伸手仔细一抹,指肚上竟留下斑斑点点的朱漆,并且,指间隐约传来一阵刺痛!
他好歹也是一名凝元境中品修行者。当下,立马分辨出,残留在这道凹痕中,令他手指刺痛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融元境以上,才能汇聚的真元!
按本朝律法,涉及到融元镜以上的修行者作案,皆需由县令上报陈国中书丞,随后,由专门机构接管此案。
只是,一个融元镜修行者,为什么会亲自动手,去杀死一个老医师呢?他的动机和目的,会是什么?
张伯仁命人查过药房,所有在库药材,并没有被翻动的迹象。再次复查一遍现场,见仍无任何收获,张伯仁只能离开,剩下的,就只能等仵作验完尸体后,才能拿出个章程。
想到这,张伯仁离开现场,来到十步开外的另一间偏房。
今日清晨,来衙门报官的,正是冯老膝下,九岁的孙女。
眼下,小娃娃正瘫坐在床榻之上,不停地抹着眼泪,这让一旁年轻的捕快犯了难,用尽浑身解数,也问不出有用的口供。
“师、师傅...”年轻捕快见张伯仁回来,上前一步微微施礼道。
“怎么样?”张伯仁询问。
“她...一直在哭,徒弟我啥都没问出来...”年轻捕快低下了头,面带惭愧。
张伯仁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慢慢来,你还年轻。”
又忽然贴近后者的耳旁,小声道:“机会难得,自己去看一看命案现场,记住,不要乱动!”
捕快点头,起身离去。
张伯仁转头,见那小女孩还在抹着眼泪,心中一紧,上前一阵安慰。
恰巧这时,隔壁房间内传来数声干呕,只见年轻的捕快捂着口鼻,埋头冲了出来,刚到门外,便吐出一肚子酸水。
“吐吧,吐习惯了就好了!不准开门,在里面待半柱香!”张伯仁用着命令的口吻说道。
年轻捕快听后,当下脸色一青,却还是默默的退回屋内,掩上房门。
张伯仁缓缓点头,人是木讷了点,但只要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吃的下这碗饭。
“好了,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张伯仁语气一改刚刚的严肃,声音中带着几分温和。
“周!”小孩子哭得久了,声音有些沙哑,一开口有些模糊不清。
她清了清稚气的嗓子,这才继续说道:“冯舟舟!”
“嗯……”好奇怪的名字,张伯仁心念。
伸手掏出怀中的一本小册,拿出一根短毛笔,随口沾了沾唾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