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河崔氏 (第1/2页)
“只要豪族社会的框架不变,想要凭借一纸政令就动摇其根基无异于痴人说梦。”
“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地方性的豪族自会抱成一团,开始囤货并哄抬书籍价格,长安纸贵已成定局。”
“同时,这条政令从策划到发布也定然不是出自太宗一人之手,在这背后另有他人。”
“只是,这个人虽有大才,但在面对接下来雪花般的弹劾奏章,其下场比起商鞅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去。”
“哈哈哈哈……”
“还是大哥深谋远虑,佩服,佩服啊!”
“就是不知,当李二看到长安纸贵的场面不知又会作何感想呢?”
“估计会很精彩吧!”
“还真的是让人无比期待啊!”
“哈哈哈……”
崔禹曦那得意的笑声久久不止,回荡于大堂之内。
“……”
似乎是李世民年少时走的路太顺了,一路开了挂似得就登上了大唐皇位,老天爷便开始加大难度折磨李世民,不让他过的舒心。
玄武门事变后没多久,唐武德九年八月九日也就是李世民登基的同一天,得知唐帝国的权力变更的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河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
若不是李世民设下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对峙。
说不定,那天大唐就要面临亡国之危了。
虽与颉利可汗缔结渭水之盟暂时化解了危机,但之后的几年中李世民也没过几天安稳日子。
大唐各地天灾频发,诸如旱灾,洪灾,地震等等就好似提前商量好般,四起不断。
与此同时,大旱之时必有蝗灾,大唐绝大多数地区都面临蝗虫的袭扰,可谓虫群所到之处,粮食颗粒无收。
这对于本就饱受天灾困苦的大唐老百姓来说,这简直就是不给他们活路了。
至此,才有后世广为流传唐太宗吞蝗的典故。
不光天灾人祸,因李泰所主张的改革科举制在大唐境内广为推广开来,早朝,此刻御书房中,李世民正看着来自各方官员弹劾的奏章犹如雪花般纷纷扬扬而下。
不用说,李世民连看都不用看便知这些奏章十之八九是弹劾改革科举制一事。
李世民食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望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头疼不已。
就在这时,千牛卫赵仁虎快步而来将一封密报呈上。
李世民展开一阅登时刚刚无处发泄着的怒火‘腾!’的一下就燃起来了。
“砰!”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腾的站起身来,胸膛不断起伏,怒声大呵,道:“这群豪族匹夫们一个个只有小家毫无大义!”
“改革科举制一出,不光联合起朝中官员弹劾不说,还哄抬书价,纸价!”
“过去只是五,六十文便能买到的书籍竟被他们涨到了几百文,甚至上千文,这般吃相属实丑陋之极!”
“往日在各地占山为王,欺压奴役老百姓也就算了,居然还想将贼手伸向我大唐万万千的寒门身上,这种国之蛀虫都该拖出去给朕斩了!”
“朕倒要看看,你们的脑袋和你们的钱袋子究竟哪一个更硬些!”
自秦汉以来,豪族社会就是横亘在历朝历代头上的悬顶之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