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铅活字印刷机 (第1/2页)
这铅活字印刷机是在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排成完整版面进行印刷工作的旧式印刷机。
相较于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来说,铅活字印刷机又前进了一步使印刷术的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铅活字印刷机的确有些落后了。
很多家庭打印机,只需安装好墨盒再使用打印纸,用电脑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轻易完成复印,打印等一系列工作了。
但要知道,李泰所处的朝代那可是唐贞观年间。
如今,书是财富的象征。
如果谁家有一个图书室,那实在是太富有了!
因为在当时,书是人们用手工辛辛苦苦抄写出来的。
僧侣和抄写员经常被雇来做这项工作,当然费用相当可观。
而如今的唐朝说起印刷一行,那不过雕版印刷术刚刚萌芽罢了。
要说雕版印刷术普遍且大规模使用,那还要等到唐朝中后期。
由此便不难看出,现在李泰将铅活字印刷机的设计图稿拿出来的意义何在了。
这对于唐贞观年间来说简直不亚于降维打击好吧?
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自是不言而喻的。
李泰将手中锯子丢到福伯怀中淡淡,道:“福伯,从今往后,我魏王府所有锯子都按照这个模子做!”
福伯手捧锯子,冲李泰竖起大拇指一套行云流水的彩虹屁就招呼了过来:“魏王殿下,真乃鲁班在世,小人跟殿下属实开了眼了!”
“废话少说,今天日落之前若不将本王所需桌椅板凳制作出来,那本王唯你是问!”
“还有,先按照这份图纸,让王府匠人们制作写字模出来!”
李泰才懒得搭理福伯的恭维言辞,拍了拍手转身便离开了魏王府。
“……”
而就在正午时分,长安城各个重要的街口,闹市区的布告栏上都被士卒们贴上最新的告示。
如此大规模的铺贴,宣传这自是吸引了长安城绝多数的老百姓们纷纷凑了过来看热闹。
虽说凑上前来绝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但看热闹作为华夏民族传承千年的被动技能,自是没一会功夫这布告栏前就被蜂拥而至的人群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虽读不懂公告栏上面的条条框框,但以他们多年看热闹的经验来看,这份告示能在段时间内贴便长安城每一个角落的大阵仗。
另外,更引人注意的是,在这张告示上所涉及到各个官印的数量也十分之多。
若换做以往,告示上能有一两个官印并且全城宣发这就已经是个‘大新闻’了。
可今日张贴的这份告示,上面所覆盖的官印数量之多足以让人咋舌。
同时,还有一个看着比所有官印都明显大上一圈的印章更是引得附近不少人为之议论纷纷。
若是有读书人一眼看去,肯定要被惊的瞠目结舌。
只因,这上面仅有八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正是自秦始皇以来传承千年的传国玉玺,而今有资格使用者自是唐太宗是也。
就在周遭人群正围绕这玉玺正议论纷纷时,人群当中忽的传来一道男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