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乾国运,卧龙凤雏齐聚 (第1/2页)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清化郡郡守带着郡丞等佐贰、郡治官吏一同跟在钦差的后方,以敬畏的目光看完了整个宣旨的流程。
直到所有程序都走完,身着红袍的钦差这才笑着将手中赤黄色的圣旨递给了王安石。
王安石则继续一丝不苟地北面谢过圣恩后,这才接过圣旨起身。
王安石面上还带着几分感慨之色,将圣旨收好。
这钦差自然也知道老大人的感慨不是对他而生的,但这种时候谁责怪老大人忽视自己呢?怕是连想都不敢想。
王安石终于从未知的情绪中回过神来,转头望向了身侧的钦差,虽然这人的官位比他低很多,但只要挂上了个、的名头,那就一下子不一样了,不管谁来了都得认真对待。
钦差当然求之不得:
王安石笑着摇摇头:
钦差笑着说没事,他本以为老大人这话是客气之言,但却没想到他竟然来真的。
果然是些粗茶淡饭,桌上的荤腥都少见。
按理说王老大人一年能从朝中拿到的俸禄也不算少,家里也没人需要补贴,但却偏偏吃成这样。
钦差观察了一圈周遭的环境后,只能将其归结在人家的个人爱好之上。
钦差没有王老大人这般淡泊的心境,吃了几口菜后,就放下筷子,笑着道:
被他这么一说,思绪不知飞到了何处的王安石也回过了神来。
嗯?
钦差大人愣了个神,一下子还没听清楚。
王安石见状又好心地帮他解释了一边:
~~
京城,紫微殿。
自从把钦差派出去后,李乾就不再继续关注王安石那边的事了。
对他来说,预案已经做好,再多想也只是费心劳神。
刚巧此时冀州那边的军报也一封接一封地传了回来,再次吸引了李乾的注意力。
一封封军报,有的是好消息,有的则是坏消息。
但无论是哪个消息,都在提醒着李乾,局势越来越紧张,接下来恐怕少不了一场硬仗要打。
而这场硬仗意义非凡,甚至关系到大乾的国运。
打赢了就能暂时将金虏的活动范围圈定在冀州,不让他们损伤大乾的更多元气,下一步驱逐这些金虏的时候也能更省力,减少代价与成本。
可若是打输了,那后果就有些不堪设想了。
那些金虏将会向各个方面流窜分散,几乎每一个郡县都
有可能受到他们的袭扰。
若要将这些人完全清除,其难度不亚于登天。
此外,有这些人滞留在大乾境内,李乾也不可能再把东北边关这个口子扎上了。
因为即便是两侧的边军再重
回夺回定颙关、嘉远关、延平镇等一系列重镇,他们也无法再守住。
在关内、关外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后勤都成问题,连饭都吃不上的边军们又怎么可能和别人打仗呢?
而东北边关开放的时间越长,对大乾就越危险。
裂开的伤口中会源源不断地流出血,让大乾损伤元气的同时,血腥味也在不断刺激着一个个心怀不轨的猎手……
如果真拖上个三年五年,恐怕连最北边的大元帝国都会调转目光,望向这个破绽……以及其后虚弱的大乾。
越是意识到这场战争的关键,李乾心里就越是紧张。
如果是朝中的事,就算干系再大,他也不至于这样,毕竟经过了这一年的磨炼,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新手皇帝了。
但外面的行军打仗对李乾来说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从没有过任何经验。
也幸好他只需要在京城里等结果出来,要是让李乾自己上阵指挥兵马,那他可能早就把局势带崩了。
但只在京城里干等结果也有坏处,那就是会让人干着急。
在这种事关生死的大事上,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实在是让人太难受了,而且还容易乱想,这几天李乾都开始上火了。
紫微殿中,李乾手中摩挲着一份军报,又盯着面前的冀州地图,陷入了失神。
按照最后一封军报的进度,双方短兵相接估计就在这一两天之内,甚至此时他看地图的功夫,内黄县北的卫河上说不定早就刀光剑影了。
李乾几乎都能在脑海中构思出那些大场面……不过也是基于他前世看过的那些古装战争剧构思的。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老太监在外面提醒道。
如今的诸葛亮早已经不是原先的从六品翰林修撰了,而是变成了正六品的翰林侍讲,两个月的时间就升了一品。
至于原因,自然是给皇帝陛下讲经给力,合他的胃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