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哪个冤大头想不开的跑来支持自己? (第1/2页)
希默离开《一梦清晏》不久后,便官宣了《繁唐》。
一前一后。
若说之前对于希默的离开,工作人员们开始是以为被逼迫,解释清楚叶珈一被抹黑后又开脱成都是受害者,希默也只是因为太有正义感而无缘参演。
可是,当《繁唐》的官宣发布,和《一梦清晏》如出一辙的古装类型,差不多的拍摄和拟定档日期,又偏偏是一位近些年名气颇大的商业派导演潭偌时。
越想越觉得这事处处不对劲,心里莫名不舒服。
和脾气大但追求内容精致的贺钊虚不同,潭偌完全属于两个时代的派系。
一个是保持上世纪电影人内容至上的骄傲老人。
一个是新媒体时代重流量热度宣传的弄潮青年。
也不能说谁强谁弱,谁对谁错。
只是,新旧更迭。
像贺钊虚那样还守着老规矩重内容轻宣传的导演,几乎在新浪潮的冲击下尽数拍上沙滩。
要么屈服于市场拍些没营养的叫座商业爆米花片,要么梦想撑不起现实落寞退场,便是大多电影人现状。
贺钊虚的团队都是年轻时一起打拼下来的人,对于这位有诸般缺点但崇敬大于不满的老人,还是希望他人生最后一部作品能带着上世纪最后电影人的骄傲体面退场。
然而希默这一连串的行为,却像刻意的摆上擂台。
用一部,符合现代资本投资眼光的青壮年,无情将耄耋老人踹翻在地。
——虽然现实没有这么暴力,但当《一梦清晏》的投资人们带着资金跑了一半,面上歉疚行动却毫不犹豫地向《繁唐》这部必然赚钱的商业大片砸钱后。
贺钊虚一时变得沉默了。
如今,都讲究流量。
投资人看演员流量,热度高大把大把的给资金。
粉丝看演员流量,流量演员但凡出境,起底有几千万的粉丝兜票房,不愁亏本。
希默作为兼具流量和演技的,本就被各个剧组争抢。
像贺钊虚那样不留情面的,整个圈内也就他一个。
纵然他名气大,属于正统导演,作品有内涵有深度起底是国际奖项。
可那又如何?
还不是希默一走,转头就撤了一半的投资?
贺钊虚坐在椅子上的背影一下显得苍老颓靡,皱眉盘算着现有的资金可以支持多剧组运转多久。
人员,机器,这些天天开着就是钱,估计只能撑一个来月。
场景已经搭了九成,剩下的实在不行就去掉几个全景。
服化道是万万不能省的,这是最基础的内容保障。
后续的宣传本来被强按着留了几十万,不过……还是挪过来先以拍摄为主,其他到时候再说。
再不然就赶赶进度……
正在贺钊虚入神思考时,助理气喘吁吁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