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赤诚丹心 (第2/2页)
“时机这么凑巧,很难说不是故意的。”曲绥英顿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最近几日,街上流言四起,有人说少东家把驱蚊袋拆开卖,把抹屁股的粉往人脸上擦……还有说得比这更难听的。”
“这肯定是二房三房想出的馊主意。”苏芷香恨得牙痒,心里那股斗志却空前高涨,“前有砸场子,后有拆唱台,缺德冒烟的家伙等着看笑话,呸,姑奶奶偏不叫他们如愿。”
曲绥英也是个不服输的,只是摆在眼前的困境有些棘手:“坊间恶语相向,请人上台演示恐怕行不通了。”
苏芷香正有此意:“看来,咱们得换个耳目一新的法子。”
姐妹俩不知不觉走到炼药房,苏芷香看到地炉里的火烧得正旺,石灶上的药鼎孔隙中,飘出微苦清淡的药香,仔细回味还有丝丝甘甜。
“对了,师父在炼药。”苏芷香来回张望,看到抱着树枝的韩京墨从石阶走下来,赶紧上前搭把手,“韩神医,给我吧,当心脚下。”
“不碍事的……”别说她是商家少夫人,就算是她身边的丫鬟,韩京墨也不想劳烦他人。无奈苏芷香热情过了头,连抢带夺抱住他怀里的柴火不松手。
“这种粗活让我来就行,韩神医,您快坐下歇着。”苏芷香毫未察觉自己的言行有何不妥,曲绥英倒是反应过来,匆忙推开苏芷香,将那堆柴火抱进自己怀里。
曲绥英唯恐韩京墨看出苏芷香身份有异,情急之下推得太用力,竟把苏芷香推到韩京墨面前。
韩京墨看那娇俏佳人投怀送抱,下意识地侧身躲避,苏芷香扑了个空,抱住石阶旁边的老槐树,额头撞在粗糙的树皮上,疼得她“哎哟”一声。
韩金墨听到撞墙似的闷响,转身望着苏芷香颤抖的背影,于心不忍:“抱歉,少夫人,我没看清……”
他不是没看清,而是怕男女授受不亲,眼睁睁看着苏芷香摔飞出去,也没拉她一把。
曲绥英皱眉闭眼没敢看,这次下手狠了点,姐妹多担待吧。
“没事,一点都不疼,韩神医别放在心上。”苏芷香捂着火辣辣的额头,呲牙咧嘴地笑起来,“都怪我太冒失,差点冲撞到您,嘶……”
苏芷香倒吸口气甩甩头,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树枝:“快下雨了,那炉药还要炼多久呢?”
地炉石灶露天建在月台上,风和日丽的时候赏心悦目,雨雪天就没那么便利了。
韩京墨看见她红肿的额头,自觉惭愧,眼前这位少夫人洒脱磊落,为人赤诚一片丹心,压根就没有那些俗念,反倒是他顾忌太多。
“药粉都制好了,炼蜜还需半个时辰。”韩京墨指着不远处的竹竿油布,“俞师兄给在下准备了雨棚,待会儿搭起来就好。”
“您亲自做蜜丸?”苏芷香做药多年,研磨药材下锅翻炒得心应手,唯独炼蜜总是差点火候。
“嗯……习惯了。”韩京墨平时身边有学徒,他也是亲力亲为,早就习以为常。
苏芷香按捺不住澎湃的心绪,脱口而出:“您能教教我吗?我做的蜜丸硬得像铁蛋,还没搓圆就成条了,虽说药效还好,品相着实不佳。”
这是困扰苏芷香多年的难题,曲绥英轻笑出声,想起以前卖药丸的时候,时常有人抱怨噎嗓子。
韩京墨以为苏芷香做药是消遣,手法不熟练所致,耐心为她讲解:“药粉掺入蜂蜜量少,冷却以后就会变硬,量多粘性大就不会。还有炼蜜的火候,春秋照常,冬季稍浅,夏季要用老蜜,才有利于保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苏芷香茅塞顿开,原来除了季节变化,她最大的毛病在于抠,舍不得多放蜜,能不炼铁蛋么。
曲绥英看他们相谈甚欢,往地炉里添几把柴火,药鼎不断冒出热气。
韩京墨掀开鼎盖,拿起木铲翻搅几下:“熬蜜的色泽也需留意,老蜜还得继续加热,直到从浅黄变深褐,入水成珠才算炼成。”
苏芷香边听边点头,感激师父说得这么仔细,她不留神靠近药鼎,手背被溅出的蜜珠烫到。
“小心!”韩京墨一把拉住她的手,拽离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