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十回 说刘嘉来歙出力 平赤眉冯异西征

第十回 说刘嘉来歙出力 平赤眉冯异西征 (第2/2页)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冬季,征西大将军冯异,率军临出发西行之时,刘秀下旨,赐征西大将军冯异以七尺尚方宝剑,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东都洛阳以西的河南县,去为征西大将军冯异以及西征军将士,饯行送别。

临行之时,刘秀谆谆告诫,叮嘱征西大将军冯异道:

“公孙(冯异字)爱卿,你与朕君臣相得相知,说实话,朕实在舍不得爱卿你,离开朕的左右啊!

公孙啊,你平素非常爱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典籍,朕非常仰慕你的才学。

你作战十分勇敢,为人谦退,从不居功自傲,常为朕大军的先驱;而爱卿你,又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关心民生疾苦,其功至巨,朕非常赞赏。

如今赤眉盘踞西京,残害百姓,荼毒生灵,侮辱祖宗英灵,朕忧怒不已。所以,朕考虑再三,特命你接替,大司徒仲华的职务,主持西线战区战事。

希望爱卿你,能够替朕,尽快地收复长安三辅地区,让长安三辅地区,重归和平,使黎民百姓,获得安宁,重享天下太平。

长安三辅地区百姓,一连遭受王莽、圣公带来的灾难,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如今,再加上赤眉、延岑等各路盗贼的残害,长安三辅地区百姓,早已经是生灵涂炭,无依无靠,渴望救助。

朕深知长安三辅地区百姓的疾苦,十分了解你广施仁义的为人处事和深谋远虑的用兵方略。

朕也常常为大司马吴汉等诸将,因放纵士卒,暴虐百姓,逼反邓奉等人之事,而引以为戒,愧疚于心。

朕对将军你,寄予厚望,希望将军,能够体恤朕爱民之意,履行好讨伐叛徒,诛灭逆贼,保护善良的责任。

如果有愿意归附汉朝廷的流民首领,你就派人,把他们直接送到京师洛阳,让朕处置和任用。

爱卿你就下令,遣散他们的部众,使他们各归本行,去安居乐业;摧毁他们的营寨,使他们不能再次聚集,以免再次萌生反叛之意。

爱卿啊,朕以为,征伐的意义,并不是非要夺取所有土地,屠灭城池不可啊!最最主要的,还在于不战而能屈人之兵,瓦解敌人,安抚民心啊!

这点,爱卿想必深知。朕部下的很多将领,如大司马大人之流,并不是不会战斗,只是太喜欢讨好和放纵部下的将士,太喜欢抢劫掳掠,大失民心。

爱卿你是朕部下的杰出将领,优秀的统帅,善于驾驭部属将士,应该学会,特别地克制自己,不要烧杀抢掠,带给郡县百姓痛苦,辜负朕爱民之意。所以,朕才对你委以重任。”

冯异急忙顿首,答应刘秀道:

“感谢陛下对微臣的信任。微臣一定尽心竭力,效忠皇帝,尽忠职守,爱惜百姓!

微臣一定时刻牢记,陛下的教诲,施恩于民,使长安三辅百姓,心向汉室,重归太平!

若有违背,任凭陛下处置!”

刘秀听了欣然大悦,赞赏道:“很好!公孙爱卿。朕相信你施恩于民,善待百姓的承诺。

即日起,公孙爱卿你就将率军西上。

爱卿所经过的地区,你要多多地展示,朕大汉朝廷的威力和仁义,建立大汉朝廷的信誉,使流民军早早归顺,重建和平安宁的盛世,让天下百姓,重享太平日子!”

刘秀勉励冯异说道。

征西大将军冯异,叩头受命,引兵向西,向关中进发。所到之处,征西大将军冯异,都广为传播,汉朝廷的威信和仁义,一路之上,归顺投奔者不计其数。

那时,弘农郡附近郡县的流民队伍首领,自称为将军的,大约有十余人之多,占据堡寨营垒自保。

听说征西大将军冯异,率军前来,堡寨首领们素来信服冯异的威望和信义,不约而同地率领自己的部众,前去投奔征西大将军冯异,请求归顺。

见征西大将军冯异,开局进展非常顺利,刘秀大喜,急忙安排,招抚其他割据势力。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年末的十二月,刘秀下诏,任命宰相司直伏湛之子伏隆,为光禄大夫(高级国务官),派光禄大夫伏隆,出使齐地,说服向睢阳汉帝刘永效忠的的张步,希望齐王张步,改变自己的志向,归降汉朝廷。

刘秀因高祖皇帝有令在先,非功不能够封侯,非宗室子弟不能够封王,于是下旨,任命齐地流民军首领张步,为东莱郡太守。

刘秀洛阳汉朝廷新任命的地方官员,青州牧(青州州长),各地郡守,都尉(民兵司令官)等,都随同光禄大夫伏隆一道东下,前去齐地,接任他们各自的职位。

刘秀还特别授权,命令光禄大夫伏隆,可以代表皇帝,直接任命包括县令在内的下级地方官吏官职,打算以和平方式,解决齐地等东方州郡的割据势力。

接着,刘秀下旨,征召大司徒邓禹,立即回京任职。刘秀还特别下旨,叮咛大司徒邓禹说道:

“大司徒爱卿:

你要审时度势,不要因为,没有顺利地完成,朕当初交给你的使命,就羞愧无地,不愿意回京任职。

你从前率领孤军,深入关中,立下的赫赫功勋,朕早已经登记在册,铭记在心。

请大司徒爱卿切记,不要与走投无路的穷寇,一较长短,竞争高下,以免伤了我军锐气。

赤眉虽然力穷势孤,缺乏粮食,但人多势众,久经沙场,又是亲朋故旧,同邑乡亲聚集,生死相依,互相救助,依然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可轻视。

请大司徒爱卿切记,哀兵必胜,穷寇勿追,谨防赤眉狗急跳墙,遭到反噬!

朕分析天下局势,大略以为,赤眉的数十万大军,没有粮食贮存和供应,必然不能久持。

到了最后,他们西掠北走不成,一定会向东方撤退,企图回归他们的山东老巢琅琊郡。

朕早已经明了,赤眉盗贼们的战略意图,朕的大军,早已经准备就绪,如今正严阵以待,决心全力以赴,以待赤眉强敌逃归。爱卿大可不用担心,东方的战事。

朕将以朕的饱食强壮的军队,去对付这群饿鬼宵小。朕将用朕的养精蓄锐、跃跃欲试的骁勇突骑步卒,去等待这群疲惫不堪、沮丧不已的乌合之众。

到时候,朕只需要折下一根策马的树枝,就能够鞭打他们,叫赤眉盗贼们,乖乖地归顺。

如今,西征军所处的不利形势,以及战场上遭受的一时挫折,朕都已经深知。

大司徒爱卿,你们西征军将士,已经尽到了你们自己的责任,请你们不必忧虑,不必担心,朕会责罚你们。

切记,切记,千万不要仓促地发动,对赤眉这伙盗贼的攻击,以免挫伤,我军锐气,伤害朕,聚歼赤眉盗贼的战略部署。”

刘秀的旨令,迅速传到了大司徒邓禹的西征军大营之中。

可惜此时,一再遭受挫折的大司徒邓禹,已经被愤怒和不顺,冲昏了头脑,不再冷静和清醒,一直在图谋反击赤眉军,挫败赤眉军的嚣张气焰,并没有认真执行刘秀的旨意。

10

多年以来,长安三辅地区(大长安地区),饱受战乱之苦,遭受了新莽、绿林、赤眉等势力的长期残害。

实际上,长安三辅地区(大长安地区)所属州郡,早已经是一片残破,生产停顿,粮食缺乏,各地郡国的饥馑,也越发地严重。

天灾人祸不断的长安三辅地区,以至于最终,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谋害的惨剧。

长安三辅地区的城郭,大都全空,遍地都是被杀的,或被饿死的人众的白骨。

而赤眉汉朝廷上下部众,上到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为首的文武百官,下到普通的将士“卒史”、“巨人”等,他们只知道四处烧杀抢掠,抢夺金银珠宝和粮食,根本就不愿意,想方设法地去救助长安三辅地区的百姓,应对危局,一同度过艰难的岁月。

赤眉汉朝廷上下部众,更不知道,怎样发展生产,发展和促进贸易等自救措施,来度过当前的危机。

三辅地区残留下来的官吏百姓,为了自保,他们只好聚集在一起,兴建堡寨营垒,坚壁清野,对抗赤眉军等各路武装。

他们将人口以及粮食财物等,转移到自己修筑的堡寨里,以自保求存,在乱世中苟延性命。

没有了粮食的来源,又到处抢劫不到粮食等物质,住在西京长安城里的赤眉流民军的处境,更加地窘困。

赤眉流民军,不仅交换不到任何的粮食,就连四处去抢夺城邑,也不知道究竟应该,向何处去抢劫掠夺为好。

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文武大臣很清楚,困守长安孤城,四面受敌,无异于死路一条。

眼见困守孤城,无路可走,御史大夫樊崇,急忙与大司徒徐宣等文武大臣商议。

赤眉首领们最终决定,放弃已成死城的西京长安,孤注一掷,破除一切阻力,突破东方关口,向东方撤退,力求回到自己的老家琅琊郡,过上一个富家翁的日子。

11

虽然到了建武二年(公元26年)年末这个时候,赤眉军的大统领御史大夫樊崇等文武大臣,依然对外号称,赤眉军有百万之众。

实际上,经历与大司徒邓禹的多次缠斗,以及归降赤眉的前绿林旧将穰王廖湛、赤眉军左大司马逄安两将,讨伐更始帝旧将汉中王刘嘉的两次失利,赤眉军的损失非常惨重,仅仅只剩下二、三十余万人的兵力了。

而且,赤眉军将士,大多是家族武装,将士们常常携带家眷,拖儿带母行军作战,战斗力大打折扣。

上到高级将领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下到普通的巨人士卒,一个个都是饥饿疲惫,狼狈不堪,早就已经没有了锐气和斗志。

赤眉军的部众,在沿途还不断逃亡失踪,或被别人掳掠为食物俘虏,御史大夫樊崇等赤眉军大首领,根本就无力制止,爷无力改变这一种局面,一个个愧悔不已。

12

而就在这个时候,洛阳汉帝刘秀,已经得知了赤眉流民大军的意图,知道赤眉军拼命战斗,即将离京东进,回归他们的琅琊郡老家的战略意图。

刘秀于是下旨,派遣破奸将军侯进,担任主将,率领诸将领,驻防新安(河南新安县);派遣建威大将军耿弇,担任主将,率领诸将领,驻防宜阳(河南宜阳)。

在赤眉军东归必然经过的两条要道上,汉军早已经严阵以待,以逸待劳,堵截了赤眉流民军的归路,等待赤眉军的到来。

刘秀特别下旨,命令两军主将破奸将军侯进、建威大将军耿弇说道:

“两位将军:

如果赤眉大军东走,驻扎宜阳的建威大将军耿弇,立即率领诸位将领,统领部属大军,前往新安,与破奸将军侯进会师。

如果赤眉大军南下,驻扎新安的破奸将军侯进,立即率领诸位将领,率领部属大军,前往宜阳,与建威大将军会师。

两军会合以后,立即集中优势兵力,夹击赤眉这伙乱贼。务必一举破敌,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伙盗贼,不要留下遗憾。”

破奸将军侯进、建威大将军耿弇等汉军诸将,依令而行,前往自己的驻地,不断派出军中斥候,西去侦察,赤眉军主力的动向,及时汇报,赤眉军的行动轨迹。

13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年末,征西大将军冯异接旨以后,立即率领自己的直属部属,速往西线,与大司徒邓禹会师,准备前去接任汉军西征军主将职务。

西征军主将、征西大将军冯异,不长的时间,就率领自己统领的西征军大军主力,驻军湖县(河南灵宝县北面)等地,开始对赤眉军的部众,进行围追堵截。

当时,赤眉大军,在御史大夫樊崇等赤眉军大统领的指挥下,已经撤出了西京长安,开始向东方移动,恰好抵达了陕西东部的边境城市华阴附近。

征西大将军冯异,立即率军,迎头痛击,与赤眉军军队,在华阴一带再开激战。

汉西征军、赤眉两军,在华阴一带,对抗相拒了六十余日,都不分胜负。

但御史大夫樊崇等文武大臣非常清楚,久困华阴,对赤眉军的东归极端不利,急于寻找自己的归路,不肯与征西大将军冯异,一直纠缠不休。

于是,御史大夫樊崇等文武大臣,指挥赤眉部众,拼死与征西大将军冯异作战,企图杀开一条血路,夺路而去。

汉军、赤眉两军,不断地展开会战,激战了数十回合之多。赤眉军一部将领刘始、王宣等人的进攻,越发不利,最终前途无望,于是率领自己的部属五千余人,向征西大将军冯异投降。

征西大将军冯异统领的汉军西征军,虽然与赤眉军对垒,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冯异西征军自身的粮食给养,人马等等,也难以就地补充,西征军将士,也非常饥饿疲惫,处境非常艰难。

冯异统领的汉军西征军、赤眉两军,就这样相持不下,就看哪一方,能够坚持到底,笑到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