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严司马体恤民意 王巨君不恤下情 (第2/2页)
微臣以为,盗贼横行,民变猖獗,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就是前朝刘氏皇族子孙,因为不满和仇恨他们的封土爵位,被朝廷剥夺,心生怨恨,图谋作乱复辟汉室,因而也参与其中。
前朝刘氏皇族子孙,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文韬武略俱有,并且这些人,很多还曾经在官府任职,或者是军旅行武出生,通晓民情国事,晓畅军事。
臣以为,如果前朝刘氏皇族子孙,参与盗贼之中,为叛逆盗匪,出谋划策,摇旗呐喊,危害更甚,更容易颠覆大新社稷。
臣请求陛下,立即下旨,抚恤百姓,开放田禁,划分土地,减轻赋税田租,整肃吏治,惩罚贪官污吏,恢复前朝刘氏皇族的爵位和封土,以此安定民心。
如此,必然能够瓦解盗贼,恢复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创造大新帝国前所未有的宏图伟业。”
前大司马严尤,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句句切中时弊,发人深省。
“严爱卿此言差也!此乃迂腐书生之言,老生常谈之语,不足为信。
对于盗贼匪徒,前朝余孽,绝对不能够姑息养奸,任由坐大,否则后患无穷,丧失我大新王朝的威信。”
听了前大司马严尤对前朝刘氏皇族势力参与叛逆的分析以后,王莽更加恐惧不安,心惊肉跳,心里十分恼怒。他当即脸色一变,严厉反驳严尤的意见道。
王莽依然希望,用血腥恐怖的手段,去震慑百姓,惩治那些响应流民的民众,一劳永逸地解决盗贼民变的问题,恢复天下太平。
御前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
王莽见气氛有些紧张,想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说完就沉默不语,不再斥责。
君臣沉寂了一会,王莽继续讲道:
“朕以为,应该再次颁下文告,警告天下愚民百姓,盗匪叛逆,给予他们最后的悔过自新的机会,否则,朕将严惩不贷。
朕已经决定再次重申以前发布的文告,向天下严厉发布,诸君看看如何呢?”
王莽有些不耐烦了,他迫不及待地抽出案牍上的简牍,大声读了起来:
“布告官民人等须知:
如今正当朝廷出兵行军,讨伐各地叛贼的非常时期。朕特此下旨,申明国法。
军民人等,胆敢在街头肆意奔跑,胡乱吵闹,触犯朝廷法律的,就以战时军令,判处杀头之罪,立即执行,不用等到行刑季节!”
国师刘歆,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听了王莽拟定的圣旨,齐声赞扬道:
“陛下圣明。不依法严惩乱民,怎么能够显示我大新帝国的威严呢?”
独有严尤,闻听王莽的诏令以后,心里十分震恐。严尤不顾王莽脸色的不快,据理力争道:
“陛下:
臣私下以为,万万不可颁发这样的旨意!此乃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之举。
如果法令这样实施,官吏百姓,一定会更加愚妄地误解朝廷的良苦用心,质疑陛下的崇古讲法,依法治国。
愚民百姓就会认为,当官民的言行,有可能妨害陛下治理的需要,有伤陛下的治国理念时,陛下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陛下宣称的古礼法制,毫不客气地对百姓予以严惩。
暴民们,会认为陛下仿效前世先贤、大儒良弼,以仁义治国,宽厚大赦的举措,不过是自欺欺人,愚弄百姓的谎言。
如果陛下为了治理的需要,用前后不一的言行,去欺骗官民,就有可能妨害陛下一向提倡的治国理念。
如果陛下毫不犹豫地抛弃,陛下宣称的古礼法制,不顺时令,颁布严惩杀人的恐怖法,毫不客气地对百姓予以严惩,那么百姓们最终将会噤若寒蝉,离心离德,心里更加怨恨。
最后的局势,恐怕将会更加不可收拾。”
严尤忧心忡忡,苦口婆心地劝解王莽说道。
“严爱卿说话,一向言过其实,太过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不依法严惩盗匪,按律行事,怎么能够显示,我大新帝国朝廷法律的威严呢?
即使真的如严爱卿所言,京师常安的百姓官吏,不敢相互交谈,路上相见,只有以目示意,不敢多说一句话,对朝廷又有什么危害呢?
这正好可以说明,朕依法治国的国策,已经收到了巨大的成效。
大新帝国官吏百姓,慑于法律的威严,都能够遵纪守法,不妖言惑众,毁谤朝廷了。
如此的话,朕将京师常安三辅的实施经验,向天下各地推广开去,何必忧虑各项法律、制度,不能够顺利推行,盗匪叛逆,不能够肃清呢?”
王莽却自以为得计,泰然自若地说道。
“陛下英明!
臣发现,自从陛下制定这样的权宜法令以来,成效已经十分显著。
朝廷依法治国的国策,已经收到了奇效,必须迅速向全国推广下去。
自从陛下授意,在京都常安制定实施这样的权宜法令以来,成效已经十分显著。
京都常安是六乡大县的中心城市,朝廷的权宜法令实施以来,报警的鼓声响得稀少了,盗贼也减弱、减少了。
百姓安居乐业,安于乡土,粮食因此获得了丰收。这就是采取权宜措施的显著功效。
现在,匈奴汗国还没有灭亡,西南蛮僰还没有灭绝,四方各地,像一团乱麻一样。
盗贼也没有完全消灭,朝廷又要兴办建设恭敬祖宗和神祗的祀庙等大建设,保持局势的稳定,最为重要。
为了不引起民众动摇,臣坚持认为,现在依然还有必要,继续实行这项权宜法令。
微臣建议陛下,实施到地皇二年底以后,再根据局势,去决定是否终止它。”
大司徒王寻,竭力赞同王莽的主张,大声附和王莽的旨意道。
“大司徒深得朕心。
朕也知道,朕因各地民变蜂起,故行一切之法,这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朕再次重申,凡犯法者立斩决,不待秋后。
即令是春季、夏季,诸位也都要敢于在都市里杀人示众,以警示反叛者,以表明大新王朝,不会屈服于盗匪的压力,诛灭盗贼匪徒的决心。”
王莽赞扬大司徒王寻,斩钉截铁地发令说道。
大司马王寻听了王莽的赞扬,自以为得计,面露笑容,心里有些沾沾自喜,喜形露于色。
“陛下啊:
臣以为,此乃掩耳盗铃,阻塞民怨之举,万万不可草率实施如此疯狂的实施权宜之法。
实施疯狂的权宜之法,只会适得其反,招惹众怒,引来更大的民怨。
臣以为,这完全违背了大汉朝廷以来一贯秉承的,春季、夏季两季,不但不允许行刑,而且不允许逮捕人犯,刑罚宜慎的立法之意。
如果陛下决意这样做,臣担心,陛下会被天下官吏百姓以及流民盗贼,诟骂指责为‘不顺时令’的暴君昏君,成为有伤陛下英明的显著过失啊!”
严尤不顾王莽的脸色,锥心沥血、痛彻心扉地向王莽直言进谏道。
10
王莽听了严尤的直言进谏,勃然大怒。他脸色突变,没有了平日里和蔼,慈祥的面容,他青筋暴绽,声色俱厉地斥责严尤道:
“严爱卿:
朕一向十分宠信于你,你屡次三番,反对朕的国策,到底是何居心呢?
难道你真的如大臣们所指控的那样,你居心叵测,妄图与前朝刘氏余孽勾结,想与他们一道,图谋不轨,谋反复辟,与朝廷为敌吗?
既然你如此悖逆朕的旨意,如此不顾大局,自以为是,不听朕的劝告,你就照你自己所说的那样,到南阳郡,去替朕安抚百姓,瓦解盗贼吧!
朕倒要看看,你在南阳郡,是如何收服盗贼叛逆,安抚百姓的。”
王莽怒火冲天,声色俱厉地对呵斥严尤道。
讨秽将军严尤一听,面如死灰,神情困顿,再不敢说话了。
御前会议不欢而散。
王莽怒气冲冲,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等三公,也心有余悸。
11
新王朝君臣其实也知道,天下官吏百姓,都睁大眼睛,看着大新君臣的表演,看着大新帝国,如何治理盗贼横行的局面,如何去治理安抚百姓。
然而,令王莽沮丧的是,他想尽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手段,轰轰烈烈进行的各种愚弄百姓,震慑百姓的表演,收效甚微。
没过几天,一天早朝,大司徒王寻,又急匆匆地赶到王路堂来,禀告王莽说道:
“陛下:
四方流民,还在日益增多,请陛下召集大臣们商议一下,如何制定对策,压制和瓦解流民。”
看见大司徒王寻焦虑不安的神态,王莽反而镇定了下来。
王莽微笑着,故作轻松,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安然自若地安慰王寻道:
“大司徒不要着急,请爱卿放心!
朕研读圣贤典籍,已经从神秘的符命图谶中,得到了先圣的启示和天帝神灵神灵的灵感,决心效法。
朕回想当初,朕的皇初祖轩辕黄帝(姬轩辕),也曾经面临着这诸多难题。
当初平定天下时,皇初祖轩辕黄帝,自己亲自统率王国军队,并担任上将军一职。
在中央朝廷,皇初祖内设大将一人;在地方之上,皇初祖外设了大司马五人。
从上将军至普通士官(最低的带兵官),共有七十三万八千九百人,兵士总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万人。
朕接受符命文辞的启示,决定取法古人,效法皇初祖的英明举措,将一一地把这些职务,统统设置起来,以镇抚天下百姓。
朕只要有强大军队的支持和拥护,铁拳在手,大司徒还用担心,不能够惩治乱民,安定天下吗?”
大司徒王寻见王莽如此信心十足的设计,顿时云开雾散,心里大喜,急不可耐地恭贺王莽道:
“陛下英明神武,高瞻远瞩,智慧超群,只要大军在手,何忧盗贼不平呢?
臣建议,立即按照陛下的伟大设想,去设置前大司马、后大司马、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中大司马等职位;
就是各州牧至县宰,也请求陛下,赐予他们大将军(州牧)、偏将军(卒正,连率,大尹)、裨将军(属令长,都尉)、校尉(县宰)的称号,让他们去组成强大的军队,对付盗贼。
只要全国各地,都按照陛下的英明决策去实施,有了陛下亲自统率的中央军和各地宰牧领导的地方武装的配合,山东、河北等地的那一小撮盗匪叛逆,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君臣忧虑的呢?”
王莽安慰大司徒王寻道。
王莽与大司徒王寻君臣两人,很快协商妥当,决定立即在天下实施,紧急军事动员令,在各个诸侯国,各个郡县,也实施地方军队的组建,以平定各地叛乱。
12
这一次,王莽表现得十分果断,没有一点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的表现。
不久,王莽就开始向全国各地,派遣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们乘坐驿站传车,川流不息地前往各个郡国,去发布任命将帅、组建军队的命令。
王莽每天派下去的使节,将近十批。
然而,到了此时,新王朝的国库储存,已经十分空虚了。就连皇家仓库里,也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多少财物,可以供给使节支配了,就连驿站里驾传车的马匹,也不够使者们使用了。
钦差大臣们无计可施,只好各显神通。他们自己去想方设法,解决他们自己面对的紧迫问题。
在旅途之中,如果钦差大臣们,遇到民间路过的马匹、车辆等,他们就立即以钦命的名义,强行夺取;或者直接以钦命的名义,去向民间官吏百姓征用粮食、财物、车马等等,以维持钦差大臣们以及随从的官吏随员们的开支。
钦差大臣们的扰民,各级官吏的贪腐不堪,让天下百姓,生活更加艰难,更加不满怨恨。
天下大乱的情势,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