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发奋图强谋仕进 时运未济空遗恨 (第1/2页)
其时,王莽登上大新皇帝宝座,已经有好些年了,但还十分忌惮,前汉皇室贵族诸侯的影响力。
王莽并不愿意,与前汉宗室贵族,分享皇帝权力,也不愿意看到,前朝皇族刘氏宗室的子孙,荣登朝堂的情况出现。
王莽十分担心,刘氏宗室子孙,掌握朝廷权利以后,会反攻倒算,进行复辟,篡夺王家的权利。
王莽最为忧虑的,就是前朝宗室贵族的复辟,刘氏皇族的死灰复燃,对他的大新王朝,造成新的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于未然,王莽特别下旨,命令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等三公四辅大臣,亲自进行审查,务必选拔,根红叶正,忠于大新皇帝的苗子。
得到皇帝旨意,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国师公刘歆等三公四辅大臣,立即行动起来,吩咐下属,加紧认真审查。
不久,审查结果,就呈报到了三公府里。
“大司徒大人:
太学学子刘秀,研读《尚书》,略通大义,考核成绩优异,荣登甲科。
然而,这个学子刘秀,乃前汉远房宗室,是南阳郡舂陵侯家族旁系子弟。
舂陵侯家族,是叛贼前安众侯刘崇、安成侯刘礼兄弟一族的近亲,都出于长沙定王一系,是否录用,请司徒大人定夺。”
大司徒士王吉,向大司徒王寻,报告道。
“陛下一秉大公,嫉恶如仇,录用士子刘秀,这样的前朝宗室子弟,恐怕会遭到陛下的疑忌。还是不用为好。
陛下早就下旨,下令摒弃贬斥,前朝宗室余孽。
前朝宗室子弟,叛乱犯安众侯刘崇、安成侯刘礼兄弟一族的近亲,怎么能够,荣登庙堂,进入太学呢?
着即将舂陵刘秀,逐出太学,永不录用,不要给予前朝余孽,任何机会。”
大司徒王寻,下令大司徒士王吉道。
“谨遵大司徒大人的指示,属下立即去办!”大司徒士王吉,答应道。
大司徒王寻令下,结果可想而知。
刘秀转喜为悲,不仅没有如愿地入仕,担任郎官,任职少府,反而被新王朝官吏,发现了前汉宗室子弟的身份,秋后算账,被勒令赶出了京城太学,不许在太学继续学习。
消息传开,太学生们群情激奋,纷纷上书朝廷以及三公四辅府,为刘秀大鸣不平。
大臣们知道皇帝心病,不愿意为刘秀这一个无名之辈,趟这一趟浑水,落下同情前朝宗室贵族的罪名,皆不敢过问。
刘秀得知结果,灰心丧气,沮丧不已。
其实当初,刘秀的志向,并不宏大,不过是随波逐流,顺应时势世俗的要求,希望求学入仕而已。
他进入太学学习的朴素要求,不外乎是希望,能够得到达官贵人的推荐,贵人相助,出仕做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而已。
刘秀虽然答应了大哥刘縯,匡扶汉室的要求,但更多的是想做一个顺民,逃避规避大哥刘縯等舂陵侯家族诸兄弟,复兴汉室的造反事业。
刘秀并不像他的大哥刘縯那样,热心复兴汉室大业,甚至一心一意,要为大汉复兴舍身取义、鞠躬尽瘁。
刘秀也没有想像他的大哥刘縯那样,早就雄心勃勃,从小就立下了光复汉室的凌云壮志、树立了匡扶社稷的远大理想。
刘秀最初的理想,十分朴素单纯,甚至还比不上那个,曾经为人佣耕的陈胜。
陈胜其人,虽然身处社会的最底层,替人佣耕为业,却立下了王者之志,甚至敢于怀疑、蔑视一切权贵,声称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说得直白一点,刘秀当时的理想,实际上非常世俗,也非常现实。刘秀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出仕做官,考取一个官员的金饭碗,当个一官半长,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在同窗亲友面前,炫耀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也就是所谓的,讨邻家美女为妻,即完成“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心愿,过上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优裕美好的生活罢了。
然而,就是这样朴素单纯的心愿,刘秀也无法完成,只有随波逐流地,在社会下层沉沦。
刘秀在太学辛辛苦苦学习的几年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彻底没有了出仕做官的希望。
最初,进京求学之时,刘秀一心怀有的出仕做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美好希望,期望通过读书出仕,而出人头地的朴素理想,就这样彻底地破灭了。
如今,刘秀被赶出太学,遭受这一场沉重的打击,不仅断绝了刘秀出仕做官之路,刘秀出仕的点点希望,也彻底断绝。
甚至,连刘秀继续留在太学学习的资格,也被彻底取消,只有灰溜溜回家一条路可走了。
刘秀的前途,可谓是一片渺茫,看不见任何希望。
这种种令人不平的不公正待遇,怎么不令刘秀和同窗好友们,愤懑怨恨,悲愤不满呢?
经历这一场失望、绝望的求学经历,刘秀单纯朴素的想法,逐渐地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常常沉吟道:
“如今,世事不平,前途渺茫。是不是伯升大哥,一心谋划的道路,才是我们兄弟,最恰当、最适合的道路呢?
如果大哥的道路是对的,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家族亲戚朋友,都认为伯升大哥,是在胡作非为,招惹灾祸呢?
为什么大家,都把伯升大哥的所作所为,看做一种野心勃勃、终将祸害家族的造反行为,而不予以支持呢?”
刘秀心里,困惑不已,又回想起了当初,将到京师求学之时,大哥刘縯,对他的吩咐和叮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