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王巨君遣使和亲 栾提咸识时归顺 (第2/2页)
谏大夫如普,那时正担任钦差大臣,奉命巡视和安抚,驻扎在北方边境的朝廷数十万驻军。
见到边塞黎民百姓和驻军将士悲惨的景象,谏大夫如普,哀怜不已,不禁心生怜悯同情之意。
谏大夫如普,心急如焚,忧心忡忡。巡视边塞完毕,谏大夫如普,就立即急急忙忙赶地赶回,首都常安,向皇帝回报自己见到的悲惨场景。
谏大夫如普,渴望解决边塞军民的窘迫处境。于是,谏大夫如普,一边详详细细地向王莽报告自己在边塞所见的惨像,一边向王莽进谏说道:
“陛下啊:
微臣在北方边塞,所见到的黎民百姓、边塞军民的情形,简直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微臣发现,帝国的士兵将领,长年累月,驻扎在边塞寒苦之地,也是生活艰辛,个个怨声载道。
边郡又没有充足的粮食和物质,可以供应,驻屯边塞的帝国军队将士。
微臣十分担心,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官军、官吏,与平民百姓,为仅有的一点财物和粮食,进行拼命的争夺,以维持自己的生存。
这样下去,势必不会长久,会有不可预知的诸多灾难事件,突然发生。
现在,匈奴汗国单于,刚刚与帝国和好。
我们应该趁此机会,解散驻屯边塞的讨伐部队,减轻边郡军民的压力,让他们休养生息,得以生存下去。
否则,臣恐怕后果,难以预料。”
王莽接奏,知道谏大夫如普所说的,全是实情,心里犹豫不决,于是王莽立即下旨,交付庭议,商讨解决。
校尉韩威等军人集团,渴望建立战功,获取封爵采邑,谋取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坚决反对,谏大夫如普,从边塞撤军的建议。
校尉韩威等将领,遂建议王莽说道:
“陛下:
凭我们新王朝的强大威力,去吞并匈奴汗国,就好象吃掉口里的跳蚤和虱子一样容易。
臣愿意求得,勇敢的士兵五千人,去边塞杀敌,消灭违背君令的匈奴汗国。
我们不需要携带一斗粮食,就可以前行。饿了,我们就吃敌人的肉;渴了,我们就喝敌人的血。
臣相信,凭借陛下的天威,我们新王朝的大军,一定可以在匈奴汗国的境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敌人丢盔卸甲。”
王莽闻言大喜,称赞校尉韩威道:
“爱卿所言,十分豪壮,很有军人的气魄,大长我朝廷军民的士气。”
王莽十分嘉勉和欣赏,校尉韩威的豪言壮语,当即提升校尉韩威,担任将军,准备派军出击匈奴汗国。
激情过后,王莽还是终于冷静了下来,知道贸然讨伐匈奴汗国,没有胜算,最终做出决断道:
“不过,谏大夫如普大人的建议,还是很有道理的。”
王莽两面光生,下旨道,“朕慎重认为,如普大夫的建议,更加可取一些。
众臣接旨,着即调回,驻扎在边境的各位将领,取消讨伐匈奴汗国的军事行动。
免去厌难将军陈钦、讨秽将军严尤等十八位驻边将领的将军职务,撤回四关镇都尉的屯兵跟骑兵部队,另行安置。”
王莽终于下旨,采纳谏大夫如普的意见,撤回了驻守边塞的三十万大军。
王莽的决策,终于暂时挽救了边塞的危机,这才没有在北方边塞,酿成新的动乱。
然而不久,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终于还是知道了,他的儿子栾提登,已经被新王朝君臣杀害的惨痛消息。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哀伤不已,对受到新王朝大臣的欺骗和愚弄,愤怒怨恨。
于是,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上书王莽,控诉厌难将军陈钦等大臣将领,诬陷自己的儿子栾提登、栾提角的罪行,要求新王朝皇帝,严惩肇事罪犯,为儿子栾提登报仇雪恨。
此时,王莽已经彻底没有了,战胜匈奴汗国的雄心壮志,渴望与匈奴汗国保持和平。
为了笼络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王莽只好下旨,将厌难将军陈钦等大臣系狱审判,逼厌难将军陈钦自杀谢罪,以平息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的愤怒。
当初,厌难将军陈钦等,曾经向王莽提出建议,处死栾提咸的儿子栾提登、栾提角等人,王莽接受。
因此,厌难将军陈钦等,成为了杀害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栾之子提登的罪魁祸首。
此时,王莽为了平息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咸的愤怒,逼死了厌难将军陈钦等大臣。
厌难将军陈钦等大臣,最终也成为了王莽食古不化、好大喜功戍边政策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