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渔樵耕读苦亦乐 安贫乐道一农夫 (第1/2页)
第二天,刘秀与二姐夫邓晨、二姐刘元告别,回到了自己白水的老家,又与二哥刘仲一道,重新开始了耕读的生活。
大哥刘縯娶亲,大姐刘黄、二姐刘元相继出嫁以后,原来欢乐祥和,热闹非凡的家庭,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许多。
大哥刘縯,与潘家小姐结婚以后,生活习惯以及脾气秉性,并没有多少大的改变。
虽然妻子潘氏,十分娇美,十分可爱懂事,但刘縯似乎觉得,亲近喜欢女色,不是英雄豪杰所为似地。
刘縯依然故我,整天与自己的堂兄弟、江湖豪杰们裹在一起,难改他疏阔豪爽,乐善好施,喜欢结交英雄豪杰的脾性。
新婚之后不久,刘縯就依然过起了斗鸡走马,好侠美士,交结天下豪俊的生活。
刘縯甚至常常将新婚的娇妻潘丽,孤独地抛在家里,令母亲也常为自己的儿媳潘氏,打抱不平。
大哥刘縯,常常不呆在家里,大嫂潘氏,不禁有些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母亲樊娴都只好经常陪着自己的大儿媳潘丽,为她宽着心,忙着家内的事情。
刘秀的哥哥刘縯,大姐姐刘黄,二姐刘元相继结婚成家以后,母亲樊娴都,刘秀的二哥刘仲,小妹妹伯姬和刘秀一样,心里都有些失落,有些伤感,常常思念年少之时,兄弟姐妹们,待在一起嬉戏打闹,其乐融融的快乐日子。
就连娘亲樊娴都,似乎也很不习惯这样的日子。
经常地,母亲樊娴都,想起自己远嫁的女儿刘黄、刘元,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思念女儿的感情,伤心难过起来。
樊娴都经常含着汪汪的泪水,对自己的小儿子刘秀,小女儿伯姬倾述说道:
“秀儿啊,伯姬啊,你俩知道的,娘是多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出嫁啊!
虽然娘对你的姐姐们,牵肠挂肚,但也总不能一直把自己的女儿,都留在自己家里养着吧!她们迟早都会出嫁,成家立业的啊!
伯姬啊,你的将来,也是如此啊!
娘如今,虽然感觉家里,冷清了许多,也时常思念女儿们不止,但娘也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孩儿们,你们知道娘这样的心情吗?
只要女儿们幸福快乐,做娘的就放心了啊!秀儿啊,伯姬啊,你俩最懂事了,你能理解娘亲的心情吗?”
说着说着,母亲樊娴都,常常会流下眼泪。小妹刘伯姬,也常常陪着娘亲,一道流泪。
这时,刘秀就会急忙上前,帮自己的母亲擦干泪水,安慰起母亲来:
“娘啊,是这样的啊!俗话说,女大不由娘啊!娘啊,你就想开一些吧!
反正,姐姐们的家,离我们的家,又不远。
如果娘,你想念姐姐们时,我们就可以经常去,看望看望姐姐们啊!
顺便,我们几个兄弟姊妹,还可以去亲戚家蹭蹭饭,打打牙祭,改善一下我们的伙食呢!”
刘秀和自己的母亲樊娴都,开着玩笑,逗得母亲樊娴都渐渐开心了起来。
母亲樊娴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些笑意。
慢慢地,母亲也就逐渐适应了姐姐们出嫁,离开家里后的有些孤独寂寞伤心的日子。
大哥刘縯,依然经常不能呆在自己的家里。刘縯总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溜出自己的家门,跟那些江湖豪杰,堂兄堂弟,混在一起。
刘縯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已经娶妻成家了,母亲樊娴都,也就更加地对长子刘縯,无可奈何了。
刘縯不仅不能挣钱回来养家,而且还因为乐善好施的个性,常常喜欢把家里的财物,拿出去帮助和周济别人。
作为大度慷慨的母亲呢,虽然有些不满,但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糊涂,不管不问。
甚至有时,当刘縯的那些江湖朋友,来到家里聚会之时,母亲樊娴都还要强作欢颜,盛情地准备酒食,款待他们,生怕伤了儿子刘縯的面子呢!
好在家里的几个小孩子,儿子仲儿、秀儿、小女儿伯姬,都非常听母亲的话,母亲樊娴都的心里,也就宽慰轻松了许多。
但母亲樊娴都最终还是决定,希望能够早点解决孩子们的亲事问题,当娘的,也就放心一些。
母亲樊娴都,原来寄希望于给长子刘縯娶了媳妇,生下孩子以后,能给长子刘縯,一些约束,能够有人,管住长子刘縯一些。
樊娴都也想趁着自己还比较年青,能够早点抱上孙子,减轻儿子、儿媳的负担,为养育孙子尽点力。
现在的结果,却有些失望。
母亲樊娴都,就一心张罗着,想尽快给自己的老二刘仲,说一门亲事。
但好事多磨。老二刘仲的亲事,却总是不能够如意。母亲樊娴都,常常惆怅不已,心里非常着急。
刘秀的家里,因为作为长子的大哥刘縯,经常不落家,自然而然,就只有母亲,嫂子潘丽,二哥刘舯,三弟刘秀,妹妹伯姬以及刘安等奴仆们,在一起生产,生活,管理和照应着家里的一切,维持着一家的生计了。
家庭生活的重担,家里的重要决策,理所当然,就落在了刘仲、刘秀这两个男孩子的身上了。
二哥刘仲,憨厚朴实,寡言少语。刘舯整天忙于农活以及奴仆的管理和指导,连书也很少读了。
虽然刘仲指导和管理家里的农事,的的确确称得上是一把好手,却不太懂得,农业与商业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