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八回 拢系人心兴太学 天下士子入毂中

第六十八回 拢系人心兴太学 天下士子入毂中 (第2/2页)

反观关中,却是大大的有利。

关中既有函谷关的天险,又有背靠陇蜀的沃野千里的优势。关中的南边,有巴蜀的富庶依靠,北边还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进攻,牵制诸侯。

只要掌握住渭水,掌控好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此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娄敬说的很有道理。请陛下定夺。”

刘邦深以为是道:“好主意!朕意已决。”

就这样,刘邦决意定都长安,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大大地给予刘敬,以赏赐。

高祖这时才终于打定主意,正式决定,在秦王朝时代的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扩建长乐宫。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大汉朝廷始置长安县,提高长安的地位。

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的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

高祖七年(前200年),未央宫也建造完成。同一年,汉朝廷把都城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新的京师,地处原来长安君的封地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汉惠帝开始建造长安城墙,作为保卫京师长安的护城设施。

汉武帝时,国力雄厚。汉武帝又设立京兆尹,治理长安,并对长安城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

元朔五年,汉武帝下旨,在长安城的南安门外,建立太学。元鼎二年,汉武帝又下旨,修建了柏梁台。

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陆陆续续在城内,修建了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在西城外营建了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的地盘,开凿了昆明池。

太初元年,武帝在城西上林苑修建建章宫,其东修凤阙,高二十余丈;在其北开凿太液地,中有蓬莱、方丈、流洲、壶梁,并建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余丈。

太初四年,武帝又在长乐宫的北面,修建明光宫。西汉长安城的规模,至此初定。

汉平帝元始四年,大司马王莽,又主持在长安城的南边,修建扩建了明堂与辟雍(太学),从而结束了西汉王朝对其都城长安的营建工程。

在西汉长达两百余年的历史里,京师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西汉时,长安城的整体平面,并不规则,东垣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河渠而建,蜿蜒曲折。

长安城的周长,大约有二十五公里,约合汉代的六十二里还多。长安城的城外,还挖有护城壕。

长安城每面城墙,都有三门,总共十二道城门。

长安城城墙,由北至南环绕。

东墙开有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西墙开有雍门、直城门、章城门,由东至西;北垣开有洛城门、厨城门、横门;南垣开有覆盎门、安门、西安门。

每道城门,还各设了三个门道,每道门宽六米,可容四个车轨。

其中霸城门、覆盎门、西安门、章城门四座城门,分别对着长乐宫、未央宫二宫,其余八门,则各与城内一条笔直的大街,相连通。

每条街道,均分成三条并行的道路。中为皇帝专用的驰道,两侧的道路,则供吏民行走。

长安城除了十二座城门外,还有八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度竟然达到了五千五百公尺。

班固《西都赋》中描绘道:“披三条之广路,开十二之通门”,就着力描绘了,长安的道路、城门的宽阔。

长安城内的工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隅的横门大街两侧,共有九市,还有很多小型作坊。

市民的居住区,则在城东北隅宣平门的附近。长安城里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

长安城的市场,则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西北角上,被称之为“长安九市”。

其时,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左右,长安城中居民,就有八点八万户。以每家每户,平均五口人计算,则长安城里的常住人口,就达到了四十四万余人。

有些居民,还居住在长安城的城墙之外。

长安城的实际人口,应当在五十万人以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十分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

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格局。

在长安城的城西和城南,就是一组安汉公王莽,最新改建扩建的礼制建筑,即明堂、辟雍、灵台(皇家天文台)和皇家九庙等。

其中称为辟雍的地方,就是刘縯、刘嘉两兄弟,此行前往长安求学的太学所在地。

元始四年(公元4年),安汉公王莽,为了施行礼制,笼络天下人心,提议朝廷,兴建了明堂(皇家大会堂)、辟雍(太学-国立大学)和灵台(皇家天文台)等皇家文化设施,并在太学,扩招博士、弟子。

一时,全国轰动。士大夫及学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前往京师长安,去寻找学习、仕进的机会。

“太学”的出现,可谓历史非常悠久。在西周之时,就早已经出现。《大戴记保傅》记载说:“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西周时候的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分封诸侯,均设有太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和泮宫,整体布局建筑等,亦如宫廷的设置。君王和贵族们,常在这里举行祭祀、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等等。

打了胜仗以后,还要到这里举行“献俘”、“告功”等隆重的仪式。

到了汉代以后,太学独立地分化了出来,成为了专门传经授道、授业解惑的学校。

西汉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官办的中央王朝的最高学府。

西汉太学的出现,不仅延伸了中国殷周以来的教育体制,而且构筑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网络交织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开始设立了五经博士,专门传授儒家经典五经。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又接受丞相公孙弘呈递的奏请,专门为博士置弟子,此即为西汉太学之始。

汉武帝时的具体做法,是由朝廷选拔优秀的青年学子五十人,成为博士弟子,进入太学学习,并列入固定的编制,作为官吏的储备人才库。

博士弟子的选拔标准是,“十八以上,仪状端正,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

这些博士弟子,虽然没有俸禄,且生活费用,需要自理,但可享受,减免学费及“复其身”(免除本人赋税徭役)的特殊待遇。

当时进入太学,成为博士弟子的青年,很少很少,而他的考核制度,却十分的严格。

据《汉书儒林传》记:

“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

就是说,博士弟子每年,都需经过严格的考试,通一艺(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一),便可以授予下级咨询官吏;表现优秀者,可充任皇帝的侍从,特别优异者,还可以被朝廷破格录用,担任朝廷官职。

对于那些“不事学”或“下材”的劣等生,考核以后,即予以除名。

随着大汉朝廷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西汉京师太学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博士弟子,也逐代增多。

汉昭帝时,博士弟子,还只有一百人;到了汉宣帝时,就达到了二百人;到了汉元帝时,更是达到了一千人;到了汉成帝时,居然达到了三千人之多。

到了本年,安汉公王莽秉政,为了粉饰太平,宣扬礼制,拢系人心,太学大规模扩招,竟扩增至有了博士弟子一万人。

太学里的博士(老师)与弟子(士子们)的生活,就像现在的学校生活一样。

博士(老师)与弟子(士子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清苦,比较单调的。

西汉中期的名臣王章,年青时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在太学学习时,王章也是饱尝生活的艰辛。

一次生病,王章竟然无钱医治,也无人过问。王章只能够孤独地病卧于牛衣(冬季牛马御寒的粗褐)之上,哀哀地哭泣,处境十分凄凉,令人心生怜悯。

西汉晚期,汉成帝的著名宰相翟方进,是颍川郡人,家境十分贫寒,小时候父亲早逝,成为了一个孤儿。

为了供子求学,翟方进的寡母,竟然跟随自己的儿子翟方进,跋涉千里,一同前往京师太学,去照料儿子翟方进的生活。

翟方进的寡母,暂住在长安,以编制草鞋为业,辛辛苦苦地劳作,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最后,翟方进才终于学而有成,入朝为官,逐步升迁,成为了大汉名相。

当然,太学之中,也有不少的贵胄子弟。当初的王莽、严尤等,就是这样的贵族子弟的代表。

即使当了大司马,受封为安汉公爵,掌握朝廷大权以后,王莽为了博取美好的名声,也依然倡导,崇尚学习、重视人才的风气。

为了培养自己家族的孩子们成才,王莽也亲自将自己的儿子和侄儿,送入太学,去学习。

在休沐度假之日,安汉公王莽,还常常“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

但像王莽自己,和他的侄子、儿子,这种阔绰的贵族子弟学生,在太学之中,毕竟只占了极少数。

汉朝廷施政,儒法杂糅,将儒家经术与依法治国,霸王之术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因而,太学出身的优秀经生、学子,一旦临政做官,往往顿成能吏。

上述的太学学子王章、王咸、翟方进、王莽、严尤等,甚至再后来的刘縯、刘秀、刘嘉诸兄弟、邓禹、阴识兄弟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所以,那些有见识的地方大员,宁可自出学费,也要派有为志学的青年才俊,入京就学,成就万世伟业。

例如蜀郡太守文翁,在太学初备雏形时,便选择“开敏有材”的蜀郡小吏十余人,亲自饬励推荐,送入京师长安,成为博士弟子。

蜀郡太守文翁,每年派官员入京,向朝廷缴纳贡赋时,还随带有大批的土产,以供支付学生们的用度。

蜀郡太守文翁的良苦用心,果然没有白费。这些“保送生”,以后大多,学有所成,有不少位甚至担任郡守刺史,成为了大汉朝廷的封疆大吏。

由于太学博士和太学弟子,多数来自下层,所以他们的政治眼光,大都十分敏锐,非常贴近现实,而且他们年轻热情,敢作敢为。

汉宣帝之时,司隶校尉鲍宣,因为秉公执法,遭到权贵们的诬陷,被大汉朝廷,判处了死刑,天下人为之不平。

济南籍的太学生王咸,为了拯救入狱的司隶校尉鲍宣,就在太学门前,扬幡大呼道:

“欲救鲍司隶者,集此幡下!”

一时,集此幡下的博士和弟子,竟然达到了千余人。

太学生们遮拦长安大道,钩留丞相的马车,在未央宫的北阙门外,慷慨陈辞,声援司隶校尉鲍宣,一时震动了京城长安。

太学生们最后,也如愿以偿,终于因此挽救了司隶校尉鲍宣的性命。

所以那时的太学,就逐渐成为了士子们心中最为神圣,也最为向往的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