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安汉公降服盗贼 车师王投奔单于 (第2/2页)
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夫妻,率领效忠自己的车师后王国部属将士,逃出监狱,骑马突围,最后冲出了高昌城,逃到了匈奴汗国请求庇护。
戊己校尉徐普,得到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夫妻,逃亡的消息以后,大吃一惊,愤怒不已。
戊己校尉徐普,急忙向朝廷诬告,声称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夫妻,反叛汉朝廷,投靠匈奴汗国,请求朝廷,派军征伐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
汉朝廷大司马王莽,得到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夫妻,背叛汉朝廷,投奔匈奴汗国的报告以后,担心西域诸国生变,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不料,大汉朝廷对西域属国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叛离之事,还没有妥善处理,汉朝廷边塞,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当时,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君臣,与居住在赤水的羌部落,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相互侵犯,多次相互攻击。
渐渐地,赤水羌部落,占了上风。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被赤水羌部落偷袭,打了大败仗。去胡来王国,面临灭族之灾,形势非常危急。
无奈之下,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君臣,只得向西域都护但钦告急,请求西域都护但钦,出军救援。
西域都护但钦,颟顸糊涂,反应迟钝,对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的求援,置之不理,并没有及时出军,去救助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君臣。
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被困危急,对西域都护但钦,不派兵来救援自己,产生了怨恨。
于是,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率领自己的部众,往东退走,想退守到玉门关一带,暂时躲避,赤水羌部落的反复侵扰。
守卫玉门关的汉将但药,担心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部众,兵临边塞,会趁机侵扰边塞,引起灾祸,命令汉军将士,坚守边关玉门关,不准许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率众入关自保。
当时,赤水羌部落人多势众,对去胡来王国部众的攻势,十分猛烈。
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势单力薄,无力抵抗,最终走投无路,便只好率领自己的妻儿、部落百姓,一千余人,向北逃亡,投降了匈奴汗国,请求匈奴汗国单于的庇护。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接纳了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把他们安置在了匈奴汗国的左谷蠡王地区,暂时居住。
单于栾提知,还派遣栾提云彩等臣子做使者,到汉朝廷京师长安,向皇帝上书,讲明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归降匈奴汗国的情况,并为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求情道:
“皇帝陛下:
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被人逼迫,才到我们匈奴汗国投奔,可说是情有可原。
他们两王,并不是存心,想要背叛大汉朝廷。本单于也不是贪图他们的人众和财富。
本单于已经暂时接纳安置了他们。
请求大汉朝廷皇帝陛下,饶恕他们的罪行,让他们戴罪立功,继续为汉朝廷,守卫边塞,防止蛮夷入侵。”
安汉公王莽,得到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报告,却勃然大怒,对司马府部属说道:
“诸君:
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犯下背叛大汉王朝的过失,却不知道悔过,居然要投靠匈奴汗国,去寻求匈奴汗国单于的庇护。
他们这样做,是将大汉朝廷与蛮夷的约定和大汉朝廷君王的脸面,放至何处呢?
吾绝对不能够,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伤害汉朝廷的威信,让边塞蛮夷,产生非分之想,背叛大汉朝廷。
如果不对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背叛大汉朝廷、投靠匈奴汗国单于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处,势必在边塞蛮夷之中,群起效仿,给大汉边塞,带来更大的灾难。
吾要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太皇太后陛下知道,请求太皇太后的处理旨意。”
司马府属下,见大司马王莽此议已决,不敢反对。
王莽说完,布置好司马府工作,就急急忙忙地赶往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禀告边塞的巨变。
王莽当政多年,通晓政务,太皇太后一向十分信服王莽的意见和建议。
听完王莽的意见,太皇太后深以为然,下诏派遣中郎将韩隆等做汉朝廷使节,出使匈奴汗国,拜见单于栾提知,责备单于违背当初与大汉朝廷的规定,收容汉朝廷叛徒的行为。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迫于大汉朝廷的强大压力,只得叩头谢错,同意把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送回大汉朝廷,去受审。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翻脸不认人,立即拘捕了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将他们交付给中郎将韩隆等大汉使者,带回汉朝廷处置。
太皇太后下诏,派中郎将王萌等人,到了西域的恶都奴边界上,等待接收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这两个汉朝廷叛徒,以便将他们押回长安,进行审判。
汉使中郎将韩隆等人,完成自己的使命以后,跟随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派遣的匈奴使者一道,押送着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回朝。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很为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抱不平,于是上书朝廷,为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鸣冤叫屈。
单于栾提知不仅详详细细地说明了,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不得已投奔匈奴汗国的苦衷,还言辞恳切地请求大汉朝廷君王,宽恕两王的背叛之罪。
中郎将韩隆等汉使,返回到长安以后,立即向大司马王莽,报告了单于栾提知的请求。
不料,王莽一口拒绝,不仅拒不接受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求情请求,而且还准备斩杀,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两人示众。
王莽下令,陈列皇家军队,以皇帝刘衎的名义下诏,召集西域各国在长安的王国使节臣僚等,到京师长安西面的皇家大法场,去观看行刑,观看斩杀叛徒姑句、唐兜的情形,以警示欲想背叛汉朝廷的四方蛮夷。
眼见汉朝廷君臣,不顾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求情,当众斩杀投靠匈奴汗国的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去胡来王国国王唐兜,西域诸国使节,忐忑不安、惊恐不已。
大司马王莽又下令,专门重新制定了四条新的规定,准备派遣汉朝廷使节,交给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勒令匈奴汗国遵守,以约束匈奴汗国以及西域诸国君王。
这四条规定,分别是:
凡逃亡到匈奴汗国的中原人,凡逃亡到匈奴汗国的乌孙国人,凡投降匈奴汗国的西域诸国佩带中国印信绶带者,凡投降匈奴汗国的乌桓人,匈奴汗国一律不准接纳。
四条新规定,制定好之后,王莽立即派遣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等做使节,再次出使匈奴汗国,向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颁布大汉朝廷,给匈奴汗国新制定的四条规定。
中郎将王骏等,到了匈奴汗国以后,立即把四条规定的文件与诏书同函封好,交给了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命令单于栾提知,按照新的规矩执行。
中郎将王骏等使节,还按照王莽的命令,收回了当初汉宣帝时代时,汉朝廷所制定的约束匈奴汗国的诏令,封好带回。
在大汉朝廷的强大压力之下,匈奴汗国单于单于栾提知,不得不表示屈服。
无奈之下,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只好接受了王莽所制定的四项新的规定。
但此时此刻,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已经心存芥蒂,对大汉朝廷的所作所为,有了不满和怨恨,埋下了反叛的种子。
当初,大司马王莽一心一意,欲兴利除弊,革新弊政,实施自己的改制计划,但害怕阻力重重,难以推行,于是决定,从更改人的姓名开始,去试探天下人心。
大司马王莽,于是上奏小皇帝刘衎(刘箕子)道:
“陛下:
上古以来,无论国君,臣僚,官吏百姓,借以姓氏命名。圣贤周公,贤明的武王,无不如此。
臣请求皇帝陛下下旨,恢复古制,命令国人的名字中,不准有两个字的情况出现,以符合儒家经典的教义。”
小皇帝刘衎不敢拒绝,当即赞同道:
“安汉公大人,言之有理,准奏,着令立即施行。”
一直以来,王莽就欲将大汉皇帝的恩德和威望,推向远方蛮夷,彰显汉朝廷的声望威严。
王莽遂让出使匈奴汗国的中郎将王骏等大汉使者,暗示单于栾提知说道:
“单于陛下:
如果单于陛下,愿意上书大汉皇帝,表示自己,仰慕中原古代的文化风俗习惯,自愿改成一个字的名字,大汉朝廷必定会给以单于,优厚的赏赐,以奖赏单于的忠诚。”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囊知牙斯,贪图汉朝廷的赏赐,对这样求之不得的好事,哪里能够不同意呢?
听了中郎将王骏等汉使者的建议之后,单于栾提囊知牙斯,十分乐意地接受了。
单于栾提囊知牙斯,于是就上书大汉太皇太后和皇帝说道:
“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本单于有幸能充当中国的藩国臣属,对太平圣制,一直十分喜欢,极度仰慕。
臣原来的姓名,叫做栾提囊知牙斯,现在谨改姓名,为‘栾提知’,请两位陛下批准。”
接到单于栾提知,愿意改名的上书以后,大司马王莽大为高兴,认为自己的威望起了作用。
于是,王莽急急忙忙进宫,奏报太皇太后,向太皇太后祝贺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发现,太皇太后的盛德,已经感动了塞外蛮夷。就连匈奴汗国单于,也自愿改名,接受圣朝的教化。
真是可喜可贺啊!
请陛下派遣使者,到匈奴汗国致以答辞,给予单于栾提知,以丰厚的赏赐,以宣扬太平圣制的伟大治理。”
太皇太后听了,喜笑颜开,爽快谦逊地答应王莽道:
“巨君啊:
哀家一个老太婆,有什么能耐呢?还不是安汉公大人,治国有方,感动了蛮夷。
准你所奏!”
塞外大国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顺服,边塞危机消弭于无形,王莽更加踌躇满志。
王莽认为,边塞蛮夷,已经不足为惧,边疆太平无事,欲大展拳脚,实施自己更加宏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