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五十二回 碌碌无为刘欣弃世 飞龙在天王莽再起

第五十二回 碌碌无为刘欣弃世 飞龙在天王莽再起 (第2/2页)

董贤只有脱下自己的官帽,惊慌失措地向太皇太后谢罪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臣年轻不懂事,没有处理皇帝丧事的经验,还请陛下多多教诲。”

看着大司马董贤可怜兮兮、一筹莫展的样子,太皇太后的同情和怜悯更加强烈。

太皇太后带着一些哀怜的神态,看了看六神无主的大司马董贤,然后继续用亲切和蔼的话语,安慰董贤说道:

“孩子啊,皇帝驾崩,哀家也是悲痛欲绝,无心理事。哀家知道,皇帝与你的真挚感情,深刻理解大司马哀伤至极、无法自持的情形。

孩子啊,你不要着急,也不要太过伤心和难过。

你年纪轻轻,历练不多,没有经历过多少国家大事,不知道如何料理皇帝后事,哀家并不怪你。

哀家想找个人帮你,你看咋样呢?

新都侯大人(王莽),也是皇帝的至亲,先前曾以大司马的身份,办理过先帝的丧事,十分熟悉朝廷的旧例规矩和丧事的办理章程。

哀家命新都侯大人来辅佐你,负责处理大行皇帝的后事,你认为如何呢?”太皇太后问董贤道。

董贤听了,如释重负,他不假思索,立即叩头谢道:

“有新都侯大人的帮助,那就太好了!多谢太皇太后陛下的指点。”

“既然大司马大人没有异议,就这样办理吧!孩子啊,你回家好好地休息去吧!你要不要太过忧伤,节哀顺便才是!朝廷还需要你!”

得到董贤的同意以后,太皇太后立即下诏给尚书,并派使者骑马,去速召王莽进宫听旨道:

“太皇太后懿旨:

皇帝驾崩,帝国不宁。非英雄豪杰,大贤烈士,忠臣良弼,不足以安定社稷,抚慰百姓。

新都侯莽,帝国元勋,皇帝至亲,一生忠于皇室,竭尽忠诚。

先前,曾经参与办理过先帝的丧事,熟悉旧制和典章制度。

兹下诏,所有征调军队的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和期门武士等的管理指挥等事宜,一律都归前大司马新都侯莽掌管处理;皇帝的丧事,也全权交由新都侯莽负责办理。钦此!”

太皇太后的诏令一下,顷刻间,朝廷的形势逆转。

新都侯王莽就由一介普通侯爵,重新变成了大权在握,可以发号施令的权臣了。

接到太皇太后的懿旨以后,王莽不敢耽搁犹豫,急急忙忙地赶到了长乐宫,去拜见姑姑,聆听教诲。

姑侄俩,立即会商了起来。

很快地,姑侄俩就会商妥当了。

“太皇太后陛下:

皇帝突然驾崩,帝国不宁,百姓惊惶,又是阴谋家们猖狂活动的时候了。

臣以为,当务之急,就是稳定朝廷大局,处理好当前朝廷最急迫的问题。只有处理好皇帝的后事,找好皇家接班人,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朝廷大权失控,恐将危害朝廷大业。”

王莽建议道。

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心里也十分清楚,王莽所说的是正理,只有掌控朝廷大权,清除掉那些阴谋反叛的异己,才能够不给阴谋家任何机会,保证朝廷的稳定和安宁。

于是,太皇太后陛下赞同道:

“巨君所言甚是!朝廷三公,只有大司徒孔大人还靠得住,大司马大人不过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怎么能够依靠呢?”

王莽见太皇太后赞同,暗自高兴,急忙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陛下委任臣担当大事,臣万死不辞。问题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臣如今只有一个新都侯的封号,怎么能够指挥群臣,完成太皇太后陛下交给的重任呢?”

王莽并不想在至亲的姑姑面前,掩饰自己的心思,掩饰自己一直十分渴望,重新回归大司马位置的心情。

“况且,天下贤良士大夫,都对大司马大人等朝廷新贵,非常忌恨,断不会配合大司马大人,处理好皇帝陛下后事,安抚好百姓。这是臣心里深深忧虑的。”

王莽立即把自己的矛头,对准了大司马董贤。王莽清楚,要重新掌控大权,获得梦寐以求的大司马之位,不搬倒董贤是,绝对不行的。

王莽说到这里,太皇太后陛下深受触动,赞同道:

“巨君忧虑得对!如果董贤在后面掣肘,怎么能够安定国家,抚慰万民呢?”

王莽急忙向姑姑太皇太后献计道:

“太皇太后陛下英明!

陛下啊,臣以为,要稳定社稷,必须掌握足够的权利才行。

如果不率先果断地处置掉大司马董贤,可怕就会给阴谋家留下反击的机会。

臣建议,只有首先剥夺董贤的大司马之位,臣才能够更好地发号施令,完成太皇太后陛下的重托。”

太皇太后点头称是:

“还是巨君深有见识。哀家今天授权于你,你立即放心去办,不要耽搁,不要有什么顾忌。

当前朝廷局势窘迫,不依靠巨君力挽狂澜,稳定社稷,还能够依靠谁呢?”

姑侄俩协商妥帖,王莽急忙告辞而去。

接到太皇太后的授权以后,王莽立即雷厉风行地行动了起来。

太皇太后的懿旨,迅速地贯彻了下去。

尚书们会意,迅即上书太皇太后,弹劾大司马董贤,指责大司马董贤的罪行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等发现,在皇帝病重之时,大司马董贤,依然玩耍嬉戏,纵情声色,没有把君王的安危,放在自己心上。

大司马大人,既没有亲自为皇帝侍奉医药,也没有亲自去照顾皇帝病体,属于严重失职,辜负了皇帝对他的宠信和挚爱。

臣等建议,立即剥夺董贤的大司马权力,禁止他进入宫殿禁卫军中,让董贤立即回家去,反省他自己玩忽职守、辜负皇帝的罪行。”

太皇太后准奏道: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准奏!”

太皇太后的懿旨,很快就得到了执行。大臣们的弹劾,立即开始生效。

呆在自己家里,哀悼皇帝的大司马董贤,听说自己已经被太皇太后下旨,剥夺了大司马、卫将军职位,失去了禁卫军中的指挥权力以后,立即惊慌失措起来。

“哎呀!大事不好!我自己大势已去,大难临头了,我该怎么办呢?”

董贤彷徨无计,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董大人,如今是太皇太后陛下发号施令。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阁下还是放低身段,到长乐宫,去请求太皇太后陛下的饶恕吧!”

属下董璇建议道。

“董大人言之有理!董贤如今山穷水尽,别无他法,也只有如此了。”

董贤听从建议,只好亲自到太皇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的宫殿大门前,脱下自己的官帽,赤着双脚,向太皇太后叩头谢罪,希望能够幸免于难。

然而,为时晚矣!太皇太后王政君和新都侯王莽,深谙痛打落水狗的原则。

第二天,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七日,王莽派谒者,拿着太皇太后的懿旨,就在长乐宫的宫门口,正式宣旨,罢免了董贤的大司马官职,并斥责董贤说道:

“大司马董贤,年轻幼稚,不明事理。未经历过任何磨练,对朝廷没有任何贡献,不负众望,当大司马不合民心天意。

兹奉诏,着即收回大司马的印信和绶带,免去他的所有官职,遣回宅第反省。”

董贤接旨以后,十分绝望。

他神情恍惚,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里。董贤心里很清楚,皇帝驾崩,太皇太后陛下掌权,如今是树倒猢狲散,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为了免于受辱,拖累家族覆灭,当天,董贤就与自己的妻子一道,在家里自杀了。

10

得知董贤夫妻双双自杀身亡的消息,董贤的家人惶恐不安,忧虑万分,慌忙趁夜将他们夫妻的尸体,偷偷地埋葬了。

“新都侯大人,大司马董贤大人已经自杀身亡,敬请大人布置如何处置!”

王莽听到大司马董贤自杀身亡的消息以后,亦惊亦喜,但心里还并不放心,疑心董贤夫妻是诈死,于是命令主管官员向太皇太后禀报。

主管官员得到王莽的授意以后,立即把董贤夫妻双双自杀的消息,向太皇太后上奏,并请求太皇太后下诏,发掘董贤夫妻的棺柩,把棺柩抬到监狱中,去详细验视,查明真伪。

太皇太后迅速同意。

官员们急忙把董贤夫妻的棺柩,抬到监狱中去详细验视。

经过官员的检查核实,证明确实是董贤夫妻的尸体以后,王莽这才放了心,就下令将董贤夫妻的尸体,埋葬在了狱中。

朝廷大权,重新回到了以太皇太后和王莽为首的王氏家族的手中。

11

大司马董贤自杀身亡后不久,太皇太后就下旨给汉朝廷文武百官道:

“诏令公卿百官,举荐可担任大司马的人选。”

从前,王莽曾经担任过很长时间的大司马,深受百官信任。只是后来迫于刘欣的压力,为避开刘欣外戚丁、傅两家外戚,王莽才辞去大司马的职务。

以丞相孔光为首的大臣们,当然完全领会太皇太后的心意。

文武百官都一致上书太皇太后陛下,认为王莽十分贤良,才干卓越,又是太皇太后的至亲,值得委以重任。

满朝文武百官,自大司徒孔光以下,几乎全都推举王莽出仕,担任大司马,只有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两人,对这个意见持有异议。

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两人,关系友善,两人私下磋商,一致认为,外戚掌握朝廷太大的权力,对皇室并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协商妥当,前将军何武就禀告太皇太后说道:

“陛下:

往昔,惠帝、昭帝之时,外戚吕氏、霍氏、上官氏家族把持朝政,伤害社稷,几乎危及刘氏江山。

而今孝成、孝哀两帝,接连没有后嗣,正应当选立刘氏近支亲属为新皇帝,加强皇帝主干的权威,不应再让外戚大臣,独专朝廷大权,带来难以破除的隐患。

臣私下认为,应让外戚跟皇族以及其他大臣官员互相掺杂,互相制约平衡,治国之策以此为宜。”

左将军公孙禄也做了类似的建议。

太皇太后心里早就已有打算,但还心存疑惑,于是问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道:

“两位大人:

既然你们是如此看法,担心外戚专政,尾大不掉,那么你们认为,朝廷贤良士大夫之中,谁人最适合担任大司马这一要职呢?”

于是,前将军何武就向太皇太后举荐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私下以为,左将军公孙禄大人,刚正不阿,晓畅军事,就是大司马的合适人选。”

而公孙禄,也向太皇太后举荐前将军何武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私下以为,前将军何武熟悉公务,忠心耿耿,曾经担任过三公,很有理政经验,最适合担任大司马一职。”

太皇太后一听两人相互荐举,不禁皱了一下眉毛,急忙说道:

“大司马身系国家安危,此等大事,不宜草率,必须慎重考虑才是!两位大人,你们下去,待哀家与文武百官协商之后,再行任命。”

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两人的相互荐举,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引起了王氏家族等外戚的愤恨和仇视。

两人的相互荐举,弄巧成拙,更加坚定了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意志。

于是,在大臣们商讨之时,太皇太后提出否决意见,认为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两人的相互荐举不妥,对文武大臣道:

“诸君:

为国选才,应该大公无私,以国家大义为上。虽然说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但也要合服大义原则才是。

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两人,相互荐举,不是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吗?

此风不可长。怎么能够让私人情谊,党群之争,败坏国家大节呢?”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八日,太皇太后不顾大臣们的异议,果断颁布懿旨,任用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主管尚书事务。

王莽重登大司马之位,成为了大汉朝廷事实上的摄政,重新掌控了汉朝廷大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