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十一回 新君继位混沌沌 外戚争权乱纷纷

第十一回 新君继位混沌沌 外戚争权乱纷纷 (第2/2页)

俗言‘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猎人有言,‘一只翅膀还没有长硬的雄鹰,草率地离开巢穴,想四处自由翱翔,就是最善于飞翔的母亲,最终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孩子,坠入山崖摔死!’”

侍臣肉墩用一句句隐晦含蓄的话语,再次警戒、提醒着年青的皇帝刘欣道。

刘欣十分聪明敏感,听了侍臣肉墩警醒的话语以后,突然大彻大悟。

刘欣的背心一阵冰凉,他惕然警觉,仿佛突然间清醒了过来,急忙说道:

“多谢爱卿的善意提醒!朕知道怎么办了。你下去吧,让朕一个人好好想想。”

实际上,刘欣心里,其实也十分清楚,王氏家族根深叶茂,党羽众多。

要想从以太皇太后,大司马王莽为首的王氏家族手中,收回朝廷的权力,着实不易。

王氏家族掌权日久,积怨甚多,他们为了自保,也不敢轻易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手中掌控的朝廷权力。

可是,他们越是这样,有些倔脾气的刘欣,就越加不服气。刘欣越想有所作为,收回权贵手中的权力,亲掌大汉帝国大权,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大事业。

自从登上帝位的那一天起,刘欣就无时无刻不在幻想,怎样重树皇帝的威严,做个呼风唤雨,一呼百应,永垂千古的有道明君。

与侍臣肉墩闲聊了几句以后,刘欣焦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刘欣挥挥手,示意侍臣小肉墩下去歇息。

小肉墩理解皇帝的心情,乖乖地退了下去。

然后,刘欣推开御案上重重叠叠的奏章,用手撑着双颊,对着铜镜,又独自沉思起来。

“陛下,大司马大人觐见!”

刘欣郁闷难解,刚刚舒心了一会,突然听见亲信侍臣小黄门肉墩的禀告,不自觉地皱了一下眉头,就想叫小黄门肉墩,借故拒绝大司马王莽的求见。

不想这时,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大臣,已经步履匆匆地闯进未央宫内殿来。

“陛下:

臣大司马莽,求见皇帝,有要事相奏!”大司马王莽恭恭敬敬地向刘欣行礼道。

“大司马大人免礼!请坐!请坐!”刘欣耐住不高兴的性子,客气地指了指身旁的位置道。

“多谢陛下隆恩!

请问陛下,最近身体可好,天气恶劣炎热,陛下在宫中可否适应?

如今先帝去世不久,国事繁多,百姓不安,天下不宁,陛下一心一意操劳国事,殚精竭虑批阅奏章,可要注意龙体,不要累坏了身体。”

大司马王莽,看了看刘欣有些愠怒不快的脸神,诚恳关切地劝刘欣道。

“多谢大司马大人的挂念和安慰!朕一向安好,身体倍棒,胃口特好,吃饭倍香!

朝廷有大司马大人以及三公九卿诸位大臣贤良的襄助,有太皇太后陛下的英明领导,朕十分惬意舒心!

朕的一切,都来自于太皇太后陛下和大司马大人的恩赐,朕一直感激不尽,常思报答。

大司马大人一心为公,德高望重,深孚众望,是朕的股肱之臣,朕一直敬慕不已。

请问大司马大人,你今天急急忙忙地进宫,有何要事,想要启奏呢?”

刘欣按捺住心中的愤懑,故作客气,急急地问大司马王莽道。

“陛下不要着急!臣莽此次进宫,的确有一件十分紧要的事情,要与陛下商讨。

如今,大汉宗室,已达十万余众,人口数量庞大。诸皇亲国戚的家眷奴仆,也是数不胜数。

蛮夷又不断扰乱边廷,军队所费甚多,宫廷开支也日益膨胀,赏赐无度。

权贵豪族的荫复户越来越多,土地兼并严重,朝廷赋税严重减少,国库、内库,也一直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而物价飞涨,民贫国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负担十分沉重。

臣莽蒙陛下信任,担当众臣领袖,一想到这些窘困的大事,没有一日,不忧心如焚,寝食不宁。

臣常常冥思苦想,在探索治国良策,希望根除汉朝廷面临的种种危机。

前段时间,臣等一直忙于处理先帝后事和陛下登基大典之事,没有一丝一毫的空闲,一直茫无头绪。

如今,臣等才缓过起来,有了一些头绪,准备立即着手,解决这些紧要急迫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大事,都必须仰仗太皇太后陛下和皇帝陛下的大力支持才行。

所以,臣忙完手中的国家大事之后,就匆匆进宫,与陛下探讨这些当务之急的大事,与陛下探讨寻找一下,处理这些大事的妙计良策!”

王莽侃侃而谈,对刘欣言道。

“大司马大人:

朕刚刚继位,对国事还不是十分熟悉,要让朕拿主意,朕实在愧不敢当。

此等大事,请大司马大人先与三公九卿和太皇太后陛下讨论,然后交于众臣实施就行,不必与朕讨论协商。”

刘欣难掩心中的恼怒愤懑,推脱自己的责任,简要吩咐大司马王莽道。

大司马王莽,似乎看出了刘欣心中的不快,巴不得皇帝因此答应,急忙顺水推舟道:

“陛下:

既然如此,朕就按照圣意,前去会同有关部门大臣,研究实施,然后禀告太皇太后陛下和陛下批准。

臣莽告辞了。”

见新皇帝对国家大事如此漠不关心,满不在乎的态度,一股无名怒火,涌上心头,大司马王莽心中,一阵后悔。

大司马王莽,害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急急忙忙向刘欣告辞出宫,向长乐宫走去。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五月的长乐宫里,已经充满了炎热难耐的气息。

太皇太后王政君与侄儿大司马王莽,没有顾上暑热难耐的折磨,依然在一心一意地,操劳谋划着国家大事。

今天,在不知不觉中,姑侄俩闲聊一会日常家事以后,又不由自主地热烈地聊起了国事。

“巨君啊,朕发现,今天你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不太高兴啊!

巨君啊,你心细如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皇帝最近,似乎有些不对劲,不再那么听话孝顺了啊!

最近,朝廷处理有关陛下这个新皇帝的祖母和母亲等亲人的宗法礼制关系的问题,陛下似乎对朝廷的处置,和大臣的建议和意见,心有怨言,心里很不满意,似乎很有些生气憋闷啊!

朕私下担心,皇帝陛下的屁股,还没有在皇帝宝座上坐热,就对朝廷政事,心有异议。

一遭皇帝陛下的羽翼长成,恐怕就会更加不理解我们的好心好意,对朕与大司马产生不满怨恨,以致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举动啊!”

太皇太后王政君,未雨绸缪,思虑悠远,忧心忡忡地对侄子王莽说道。

“太皇太后忧虑得对。

臣侄今天入宫,与皇帝陛下商讨国家大事,就差点吃了皇帝的一个闭门羹。

臣侄以为,陛下虽然年纪轻轻,却深不可测,不可小觑。

皇帝陛下虽然来自定陶王藩邸,但受到祖母傅太后的熏陶,还是深谙掌权之道啊!

侄儿私下猜想,皇帝陛下发泄自己的不满,其实是想借这些事件,向太皇太后陛下和侄儿我施加压力,以便任用自己的外戚亲属亲信,去掌管朝廷大权,以达到逐渐收回掌控在我们家族等皇亲国戚手中的权力啊!

太皇太后啊,臣以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年青皇帝下这步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臣私下担心,陛下近期的频繁举动,恐怕最终对我们家族不利啊!

为了维护大汉朝廷的安危,我们王家,为朝廷鞠躬尽瘁,竭尽忠诚,贡献力量,已经达到了四十年之久。

我们怎么能够不顾大汉朝廷的祖宗大业,不顾天下黎民苍生的利益,而选择急流勇退,心甘情愿地向一个乳臭未干,稚气未脱的小皇帝,交还手中的权力,任由他们去任人唯亲,肆意妄为,胡乱瞎搞呢?

皇帝陛下即位之初,其实就应该十分清楚,如今朝廷面临的种种弊端,应该立志革新弊端为上。

然而如今,陛下除了心急火燎地希望,立即重整皇帝的权威,以便按自己的意愿,去揽权、专权,任用自己的亲信亲属国戚,去掌权以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如何去改革弊端,革新朝政。

天灾、土地、赋税、奴婢、币制、军制、边塞的问题等,是积弊很深,问题越来越严重。

陛下对这些当务之急之事,却不闻不问,似乎与己无关。这是臣深深忧虑的啊!”

大司马王莽忧心忡忡,心直口快,越说越失望,越说越激愤。

太皇太后(王政君)听后,十分赞同王莽的意见,回应道:

“哎呀,原来巨君,今天已经去见过皇帝了,也难怪巨君如此不高兴。

巨君说得很对!

陛下可能觉得,我们姑侄二人,紧紧抓住大汉朝廷的权力不放,是为了我们王家的利益,损害了他这个皇帝的权力和威严啊!

其实,陛下哪里知道,我们这些长辈的苦衷呢?

陛下可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皇帝陛下哪里知道,我们并不是为了我们王家的私利,而是为了稳定国家,为了我们大汉社稷的千秋大计啊!

朝廷贤能士大夫的心里,应该都十分清楚,大汉朝廷如今的真实情形。

皇帝年纪轻轻,办事没有经验,可能会处理不了纷繁复杂的国事。怎么能够令人放心呢?

如果任由陛下自己,去当家作主,主持国政,如果处理不力,处理不当,万一出现重大失误,葬送了大汉的江山社稷,朕百年之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呢?

朕心里一直担心的是,如果朕与巨君放手不过问国事,一切听由皇帝处置,恐怕那个傅太后,一定会插手国事,扰乱社稷。

哀家的担心和忧虑,并不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杞人忧天啊!

巨君你看,陛下当政,才没有几天时间,那个傅老太婆,就已经急急火火地跳出来,开始干涉孙子的行动,对国事指手画脚了。

朕年青之时,就与那个狐媚使坏、心胸狭窄的傅老太婆不和,一向深知她的品行。

哀家如今,还在当家作主,那个傅老太婆就是这样的嚣张跋扈。

要是朕与巨君,真的一概不过问国事,彻底放手,不知道那个老太婆,还会嚣张放肆到哪里呢?

如果朕与巨君真的放手不管,那个傅老太婆,不是更加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了吗?

这就是朕十分忧虑和担心的事情。

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够理解我们姑侄俩,一心为国,为了大汉朝廷的千秋大业,鞠躬尽瘁死不足惜的良苦用心呢?”

太皇太后王政君,忧心忡忡地对自己的侄儿大司马王莽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所见极是!

朝廷上下的官吏百姓,看见朝廷内争吵闹不息,不明真相,可能会认为,是新旧国戚家族争宠夺权,君臣关系不和,产生了过节。

臣侄对此类议论,一直十分忧虑担心。

太皇太后陛下啊,臣侄更加忧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为了帝国,低调让权,恐怕傅太后一帮新贵掌权后,会改变陛下当初,入继大宗之时立下的承诺啊!

如果这样,不仅会危害大汉社稷,危害大汉千秋基业,恐怕也会威胁到我们王家几代人,几十年来,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为大汉创立的地位和功绩啊!

臣侄以为,如今朝廷的局势,错综复杂,诡谲多变。

陛下如今,只有十八岁年纪,还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也没有威信和信誉,只有太皇太后陛下,德高望重,足以威慑群臣。

如今,皇帝陛下以及傅太后心里忌惮的,也只有太皇太后陛下和臣侄了。

如果臣与太皇太后陛下,过早放弃权利,归隐山林,不过问朝廷大事,恐怕陛下会更加肆无忌惮,无所顾忌了。

到了那时,皇帝陛下以及傅太后想尽快地执掌所有大权,必定会加快步伐,剥夺勋旧大臣的权利。

如果太皇太后陛下,不发挥太皇太后的威严,任由这些乳臭小儿,腐儒蛮婆,胡作非为,计划矛盾,恐怕会引起朝廷内乱,危害社稷。

臣担心,到时候会社稷不保啊!

臣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太皇太后陛下,您只要好好看看,皇帝陛下继位这一个多月,和他的亲信智囊,亲信外戚们的所作所为,就应该十分清楚了。

臣如今十分后悔,当初没有支持孔光大人,另择明君,到如今,反受这个无知背义小儿,腌臜泼才的窝囊气。”

王莽深谋远虑,谆谆告诫太皇太后道。

“巨君说得很对!朕也已经留意到了皇帝近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朕并不是留恋权利,而是想到,要为大汉的黎民苍生,社稷大计着想啊!

如今,国事维艰,民生凋敝,朕与巨君不帮著陛下,帮助指点江山,仅凭没有丝毫理国经验的陛下自己的力量,要想改革弊政,拯救帝国,怎么可能呢?

巨君啊,你不要担心别人会议论你,非议你。只有姑姑知道,你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

巨君啊,你放心去干吧!姑姑一定全力支持你的!

皇帝方面,朕下来以后,会找陛下进宫来,谈谈心,与陛下交流交流对于国事的看法,教给陛下一些治国之策,协调你们君臣之间的关系。”

“多谢太皇太后陛下的支持和关心!

臣只要是一心为国,不徇私情,不谋私利,襟怀坦白,天下为公,怎么能够担心他人的流言蜚语呢?

陛下年青不懂事,政见不同,细微的冒犯怠慢,臣侄不是心胸狭窄的人,怎么会放在心里呢?

太皇太后陛下啊,近些日子,太皇太后陛下心力憔悴,也很累了,就好好休息休息吧!臣侄告辞了。”

王莽向太皇太后告辞道。

“好吧!巨君啊,你下去吧!好好干,不要辜负姑姑的信任。

有什么大事,先进宫与朕合计合计!朕吃的米,比那帮小子们吃的盐还多,也许还能够帮到你。”

太皇太后王政君,勉强微笑着勉励王莽道。

“多谢太皇太后陛下的关心!臣遵旨!”大司马王莽,向姑姑王政君行过礼,步履匆匆地下去,回大司马府处理公事去了。

太皇太后王政君,心情郁郁,打发走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弄臣,烦闷地呆在长乐宫里,想着自己的心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