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一部 颟顸君臣 第一回 慈母后忧心国事 颟顸帝贪乐弃世

第一部 颟顸君臣 第一回 慈母后忧心国事 颟顸帝贪乐弃世 (第1/2页)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春季,在高高在上的大汉君臣心里,是一段多么美妙的时光啊!

眼看着诸事顺利、万物复苏、日渐温暖的春季,很快就将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顺利地过去,忧心忡忡的大汉王朝下层官吏百姓,终于松了一口气,都在心底里暗自庆幸。

不料,接下来的日子里,天气却不遂人愿,天公不作美。汉王朝京师长安的心绪不宁的市民百姓,又再次暗暗担忧起来,似乎有些杞人忧天的感受。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十八日前后的这几天,大汉王朝京师长安的天气,乍暖还寒,却突然变得那样的阴晦寒冷起来。

北方不断刮来的寒潮,夹带着让人畏缩的寒意,向京城长安袭来。大汉君臣,再次笼罩在寒冷和忧郁之中。

到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这一年春季为止,大汉元帝(刘奭)之子刘骜(成帝)登基当政,主持大汉朝廷国家的国政,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了。

可是此时,大汉朝廷上下的官吏百姓,面对着十分反常的寒冷天气和混乱不堪的朝政,一个个都是忧心忡忡,忐忑不安,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之感。

在大汉天子刘骜,主持大汉朝廷政事的这些年来,大汉王朝的国家形势,不仅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如百姓所愿变得振兴富强起来,朝政反而是日趋混乱、混沌。

官吏贵族日渐腐朽,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的事件层出不穷,外戚权贵纷纷扰扰,争斗不息。各阶层的矛盾冲突,也日趋公开和白热化。

大汉皇族宗室,皇亲国戚,公子王孙,勋旧大臣,这些掌握朝廷重器的天潢贵胄,天之骄子们,不思进取,只是满足于争权夺利、享乐无度的腐朽奢侈的生活。

权贵们心里,时时刻刻、一心一意精心谋划、全力追求的大事,就是如何去恣意弄权、巧取豪夺,以获取自己和家族的最高、最大的利益,而不在乎庇护他们的这棵汉朝廷大树的长势,究竟将会如何。

大汉王朝的下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此时可谓是愤怒难平,人心思乱。

天下官吏百姓的不满怨恨,反抗背叛的情绪,如火如荼,日渐强烈。

眼看着大汉朝廷由盛转衰,日趋没落的衰败之境,大汉朝廷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无不愤懑焦虑,惶惶不安,心生遗憾痛惜之感。

然而,掌权的权贵们,却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且不能够容忍任何的异议。

面对着强权的打压,避免蒙上非议朝政、欺君罔上的罪名,关心时事的大汉王朝贤士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谁也不敢仗义执言,大声疾呼,为民请愿。

这不,一天,在长安三辅的民邑里,一个贤良的乡下士绅刘相,就顶着寒风,在街巷之上,与自己的亲友们,私下里交谈国事,不由自主地对着亲友们感叹了起来,忧心忡忡地对亲友们感叹说道:

“哎呀诸君,如今我们的大汉朝廷,就像这个寒冷的天气一样,飒飒寒意,没有温情,可谓人心不古。

太祖高皇帝的嫡系子孙和朝廷的王公贵族们,如今是一蟹不如一蟹,越发靠不住了啊!

朝廷君王大臣,日渐骄奢淫逸,跋扈骄横,只知道安于舒适享乐的生活,早已经逐步丧失了祖辈的血性,没有了祖先的积极进取精神!

如此下去,恐怕我大汉朝廷,将会国将不国,家族凋零,陷入动荡之中啊!

诸君啊,在下担心,恐怕不久,大乱就要在我大汉朝廷兴起了啊!

可怜我辈大汉庶民百姓,还没有享受到多少年的快乐幸福的好日子,很快又将要过去了啊!恐怕到了那时,我们小老百姓,又将遭殃了啊!

请问诸君,诸位父老乡亲,到了那时,我们将有什么依靠,可以去逃避乱世呢?我们将如何去苟且偷生,苟延性命呢?”

听了刘相的警示之语,大多数亲友都不以为意,看作是杞人忧天之言。

表亲李杲,不以为然地发话,劝解刘相说道:

“老弟啊,你就不要痴人说梦,杞人忧天了吧!天塌下来,还有高人在前面顶着呢!

万贯家财的达官贵人、公子王孙们,他们心里都一点也不着急,一点也不忧虑。

我辈庶民百姓,穷困潦倒,一贫如洗,我们还有什么财富,不能够舍弃,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担心忧虑的呢?

我们平民百姓,只求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罢了,能够奢求什么呢?

反正我们平头百姓,都是一无所有。大不了,和他们同归于尽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老弟,你说是吗?”

表亲李杲,好心地劝刘相道。

刘相听了表亲李杲的话,越发忧心忡忡,他沮丧不已,无可奈何地说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哥说的,也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啊!

可惜可叹的是,恐怕我们的后辈子孙,连我们现在这种得过且过,苟且偷生的日子,都不可得啊!

哎呀,时间已经不早了,我老汉还差点忘了,我今天进城,究竟干什么来了呢?

要是小孙子爱吃的饽饽没有买着,我回去该怎么向小孙子交差呢!”

乡绅刘相见与亲友们话不投机,找个借口,悄悄离去了,留下一干乡亲,继续在那里,一起聚众谈笑。

不想,没有多久,乡绅刘相与亲友们的几句闲谈国事的话语,很快就在身患沉疴痼疾的大汉王朝,成为了令人忧虑的现实。

到了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十八日这一天,天气依然寒冷。大汉朝廷的臣民,大都蜷缩在温暖的家宅中,不肯出门。

一大早,大汉京师长安城皇宫未央宫的白虎殿里,却已经闹翻了天。

一向肃静安谧的禁宫白虎殿内外,此时是人来人往,脚步声不息。

宫女、宦者、御医、侍从们,慌慌张张,出出进进,乱成了一团。

皇太后(王政君)居住的长乐宫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长乐宫里炉火熊熊,显得温暖寂静。

带着一丝宿醉的皇太后王政君,虽然已经早早地醒来了,但还是有些怕冷,裹着温暖的被盖,悠闲自在地静静地半躺在床上。

皇太后王政君,还一点也不知晓,未央宫白虎殿里,已经发生了一场惊人的事件。

大汉帝国的皇太后王政君,这一年已经有六十四岁的高龄了。

虽然皇太后已是少见的高龄,但皇太后王政君,却依然精力旺盛。她干练果断,精神奕奕,不显老态。

此时的皇太后王政君,虽然徐娘半老,但依然体态丰腴,美丽异常,保养得非常好。她举手投足之中,大方得体,雍容华贵,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高贵的气质。

皇太后王政君,不仅自己的身体保养得法,举止高雅,神态庄严,而且一向头脑清醒,以和蔼可亲,勤政爱民,而在天下闻名,深受大汉帝国臣民的衷心爱戴。

那些日子以来,作为大汉帝国至尊刘骜(成帝)之母的皇太后王政君,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安,怔仲不宁。

皇太后王政君心里仿佛已经隐隐约约预感到,将会有什么大的祸事,将要在大汉朝廷降临。

昨天白天,楚王刘衍、梁王刘立等诸侯王,已经利用朝会的机会,走进两宫,当面向两位陛下辞行。

去年岁末之时,楚王刘衍、梁王刘立等诸侯王,就已经进京,朝见皇帝和皇太后两位陛下,奉献礼物,恭贺新禧。

楚王刘衍、梁王刘立这些宗室亲近的诸侯王,原本打算向两位陛下辞行以后,第二天早上就离京出发,回到他们各自的封国里去就职。

眼见楚王刘衍、梁王刘立等诸侯王进宫辞行,准备离京就国,皇帝刘骜(成帝)和太后王政君两位陛下,心里都有些伤感,有些依依不舍。

于是,刘骜(成帝)和太后陛下特意下旨,决定当天晚上在未央宫的白虎殿,大摆筵席,举行国宴,专门为离京的诸侯亲王们践行。

受到两位陛下的盛情邀请,诸侯亲王们不敢怠慢。他们和大臣们一道,携带敬献皇帝和太后陛下的礼物,先先后后,络绎不绝,前往未央宫白虎殿聚会。

刘骜(成帝)和太后王政君,一向都非常喜爱举行国宴时的那种喧嚣热闹的场面。

国宴之上,作为国宴主角的汉皇帝刘骜(成帝),兴致勃勃,神采飞扬。

整个晚上,皇帝陛下兴致盎然,激情四溢,妙趣横生,宴饮说笑的兴趣一直很高。

刘骜豪气干云,妙语如珠,不时和母亲太后陛下及皇后娘娘姐妹,妃嫔、大臣,皇亲国戚,诸侯亲王们谈笑风生,出尽了风头。

那天晚上的白虎殿,济济一堂,气氛十分热烈融洽。觥筹交错,人声鼎沸,如同庆贺一个盛大的节日。

受邀赴宴的诸侯亲王,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甚至妃嫔们,都不甘示弱,情绪高昂,他们十分踊跃地蜂拥上前,争先恐后地为太后、皇帝陛下以及诸侯亲王们祝酒。

皇太后王政君,也兴致盎然,架不住众人的盛情,控制不住年老贪杯的毛病,多喝了几爵。

早上醒来,皇太后王政君还觉得自己的太阳穴,有些隐隐作痛,肠胃也有些不舒服。

皇太后王政君心里,有些后悔,暗暗责备自己,昨晚贪杯误事。

太后王政君本想呼唤太医前来,为自己诊治,又觉得有些麻烦,不想在寒冷的天气里,太早地惹人烦。

于是,太后王政君陛下一个人,默默地半躺在温暖舒适的御床上,想着心事,转移着头疼的折磨。

这些日子以来,朝廷忧心烦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即使到了夜深人静的晚上,太后王政君也辗转反侧,忧虑不安,常常是难以入眠。

太后王政君最烦心忧心的,还是她的老不更事的儿子刘骜(汉成帝)。

“陛下如今,虽然早已经长大成人,可自从陛下成人当政以来,却没有一时一刻,能让哀家这个做母亲的放心过一天啊!

而陛下一直都没有孩子,皇家子孙稀疏凋零,后继无人,难道我大汉王朝,也会陷入先朝的报应循环,步入朝廷衰败,子孙不盛的惨景吗?

近年来,陛下故态复萌,又开始喜欢玩乐嬉戏,长时间地沉湎于酒色之中了。

哀家该怎样去矫正陛下的恶性,让陛下重归正道,子孙繁衍,王朝兴盛呢?”

太后王政君这个做母亲的,对自己的儿子刘骜既有些不满和怨恨,但又有些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儿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亲友群,哀家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够过分地管教和干涉陛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