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慈安师太 (第1/2页)
慈安师太定定的看着阮素卿,目光温和而专注,这让阮素卿觉得有些慌张,有些戒备,然而她却丝毫感觉不到师太的恶意。
“慈安师太。”李老夫人走上前去向她行了个佛门礼节,“阿弥陀佛,我这老太婆又来打搅你的清静了。”
“李老施主说的哪里话,”慈安师太收回目光,微微笑着回了礼,“贫尼求之不得。”
“这是素卿,”听见慈安师太的回答,李老夫人亲热的拉过阮素卿向她介绍,“是个好孩子,我带她过来,也是想让她听听佛法。”
“......素卿见过师太。”纵使刚刚慈安师太的眼神让她一头雾水,可阮素卿还是按下心里的不解和别扭,规规矩矩的向慈安行了礼。
不知是不是因为对方是个得道的出家人的缘故,她总觉得自己在慈安师太面前无处遁形,尤其是接触到她的眼睛,那安静祥和却又仿佛如大海般深邃,像是能容纳万物一样的双眼。她下意识的想要回避对方的目光,可又觉得那目光像是温和的阳光一样洒在她的身上,暖暖的,痒痒的。
“小施主不必多礼。”像是看破了阮素卿的窘迫和不安,慈安师太的嘴角笑意更甚,“贫尼看得出来,小施主是个良善之人,也是个多福之人。”
“真的?”李老夫人笑着反问,随即扭头看着阮素卿,“素卿,师太说你多福呢。”
听见这番话,阮素卿在心里苦笑:多福?她要是多福之人,前世会死得那么不明不白?她要是多福之人,会落得这么个和父母亲人无法相见的处境?她要是多福之人,会有顾珩那样的未婚夫,还被他伤得那么深?她要是多福之人,会被柳恬儿害得在京城里名誉扫地,被众人奚落?
阮素卿想起前世的种种,心里的酸楚和委屈愈发强烈,可在李老夫人和慈安师太面前,她只能强忍着情绪,不叫她们发觉。好在慈安师太已经开口招呼她们进去,阮素卿一时的失态也没让李老夫人看见。
一路上,慈安师太和李老夫人时不时的交谈着,从她们的对话里,阮素卿才知道,原来李老夫人当初在京城就认识了这慈安师太。
只不过那时的慈安还只是个云游四方的出家人,尚未来到这慈山庵。她孤身一人四海漂泊,来到京城后偶然和李老夫人相识,两人竟然一见如故。甚至李老夫人还曾举荐她去宫里为太后讲求佛法。
太后听完大受震撼,本想下旨让慈安长居宫中,但却被慈安拒绝了。后来慈安离开了京城,偶尔和李老夫人有书信上的往来。又过了十几年,慈安来到了这苏州外的慈山庵,做了住持,而李老夫人也随着李太傅回到他的家乡,两位老友终于又碰到了一起。
“师父!”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尼姑匆匆跑了过来,向慈安师太行了个礼,“有位施主在前面闹呢!抓着位女香客的手,硬是要拉她走!”
“混账!”慈安师太还没有说话,阮素卿倒先开了口,“这佛门清净之地,岂容他这般放肆!”
话刚说出口,她便意识到自己逾矩了,连忙向慈安师太赔礼:“师太,是素卿失礼了。”慈安笑着摇了摇头。
听见那小尼姑的话,李老夫人虽然没有阮素卿这般激动,可也着实吓了一跳,她赶忙催着慈安师太快去处理,不要叫那女子吃了亏,然而慈安师太却不急不慢的笑着对阮素卿反问道:
“佛门清净之地不容放肆?要是照小施主的说法,出了这慈山庵便可放肆了?”
阮素卿一噎,她完全没有料到这慈安师太不仅不急着去处理事情,反而这么问她,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呆呆的回答:“自然不是......师太您快去呀!”
慈安对着她笑了笑,又扭头看向李老夫人等人:“阿弥陀佛,贫尼需要去处理些事,便不能陪着李老施主了。”
李老夫人自然是不会不答应,慈安向她打完招呼后又对着阮素卿说道:“贫尼想请小施主随贫尼一起。”
阮素卿吃了一惊,但又怕耽搁了时间让那女子出事,便赶紧答应了。
眼看着慈安师太一行人匆匆离去,赵妈妈有些担心的问:“老夫人,这,阮姑娘这......”
“无碍。”虽然不知慈安此举寓意何为,但凭着自己对老友的了解,她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情,“许是素卿那孩子入了她的眼吧。”慈安有意点拨也未可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