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磨合 (第2/2页)
“平时是不会的,可是我真的怕你把它拿走。”
‘糟糕,被你看穿了!’崔峪端起茶杯掩饰自己的尴尬“哈哈哈,怎么会。”
乔枫也笑呵呵的喝茶,心里想着,等会就把画拿家里去,省的一直被人惦记。
崔峪放下茶杯说道:“我其实是想问问县里的悲田院的情况如何?”
悲田院是大隋的社会福利组织,起源于南北朝时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鳏寡孤独病残之人极多,而一些有慈悲心的佛教高僧寺院,秉持着佛曰:佛家三福田,一曰供养父母的恩田,二曰供佛的敬田,三曰施贫的悲田,由此而建立悲田院。
以善待鳏寡孤独病残的各种各样零星的慈善救助事业,在大隋统一天下之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加上前代影响,悲田院发展壮大,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医疗技术也不够,即使国家统一不在战乱,很多人因病,因贫还是会流离失所。
因为国人传统的思想,不想给家人添麻烦而选择离家出走,当然,就大隋这个时候的治安水平也只能说很差,偷摸盗抢很多很多,动刀子是常有的事情,受伤了回不了家的比比皆是,只能就地等死。
而因为科举制度发展,下层人都能学习,使得僧人素质较高,中饱私囊的情况不严重,是以大家非常信任和敬重,悲田院的经济来源更加稳固,悲田院反而越来越多。
最终官府朝廷因为寺庙、悲田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设立专门的悲田使管理监督,但是内部的具体事务还是让僧人进行操办。
乔枫一脸奇怪:“你问这个干什么?”
崔峪也不隐瞒,直接把关于小乞丐的事情告诉乔枫,主要是没有隐瞒的必要,他迟早会知道,还不如直接说明,安置那些残疾小乞丐还是需要乔枫的支持。
乔枫面色古怪,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你方才还说不知道如何入手,结果却做下这样的事情!”
崔峪挠挠脸,有些不好意思:“确实是不知该如何下手,要不然也不用这样行事,实在是没办法。”
“好一个没有办法!你崔壮实这么厉害,还用问我作甚?自己去干完不就好了。”乔枫假装生气,起身拂袖而去。
“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啊。”崔峪连忙起身拉住他。
乔枫其实就是故意的,这样大的行动,其实应该在事先就跟他通通气,在大隋的规则里,县令和县丞其实是不负责具体的事物的,他们主要是务虚,比如说劝农桑,团结士绅,平衡内部等等。
主要的日常事务是由两个县尉负责,相当于后世的常务副县,中下和下等县,更是只有一位县尉,所有事务一肩挑。
所以他和崔峪必须配合好,崔峪刚来就更要提前让他重视自己这个主管民事的县尉,今天他能单独布置抓贼,明天是不是就能派人去收税?
崔峪其实也知道乔枫是装的,他过来问悲田院其实,就是把这个事情通过这样一个由头告诉他,算两个人共同完成这个事情。
他装生气,他装告罪,互相妥协、磨合,日后就知道日后该如何行事了,不这样来一遭还不行,因为这就是官场的规矩,总不能跟田间老农一样,互相嚷嚷两句就算划定,一点读书人的范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