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精锐尽出 (第2/2页)
虽然这样做同样的也是残害其家的子孙,但是因为有大皇子的出面,所以所有的责任都能推到人家的身上。
很快,大军就开拔了。
不过,在大军开拔之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让周睿同时也担任这一次的副主帅。
这一次所有人加在一起,一共有15万人,这15万人全都是天启帝国的精锐。
同时也是最后的力量,如若这15万人真的全都被消灭掉的话,那天起地锅肯定会土崩瓦解。
人一上万,无边无际,更何况是15万人前前后后一眼就看不到边。
庞大的队伍,向前的移动也非常的缓慢。
从天都城到蜀中之地,距离上千里地十几万人足足走了将近半个月才到达。
不过陈挺早已经得到了消息,在汉中之地,等着他们。
本来蔡沪建议,朝廷派来的大军正是锐气正盛的时候,而且全是精锐,想要在蜀地与汉中之间的险关据守。
这样朝廷的军队远道而来,后勤补给肯定会支援不上,时间长了,对他们非常的有利,甚至都有可能朝廷的军队不攻自破。
这种防守反击的打法,可以说,非常的正确,也是齐镇北他们最为担心的,这样来到之前,齐镇北就害怕陈挺坚守不出。
蜀中之地,山林险要,如果要是陈挺在险地据守的话,他们想要突破防线,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不过,却被一众将军给拒绝了。
这些将军的理由也很简单,汉中之地,全都是平原。
物产丰厚,要是朝廷的军队到来之后,完全可以凭借汉中这个地方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等待朝廷的后援。
他们要赶到朝廷的军队到来之前,赶紧占领汉中这个地方,不仅可以扩充自己的实力,而且将汉中的资源全都囊括在内,把朝廷的军队挡在险道之外。
若是想要从陕中进入汉中的话,务必要穿过崇山峻岭。
道路崎岖难走,运送粮食非常不方便,根本不可能长时间供应大军的。
既然防守蜀中也是坚守,那为什么不向前推进?先获得一块土地呢?
陈挺听着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的确,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据险自守。
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地盘扩充?将战线前移,这样还能获得大量的资源和人口。
蔡沪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一个劲儿的阻止,但仍然没有改变陈挺的心里。
陈挺还是决定大军开拔。
“陛下,你再好好的斟酌一下,若是真的到达了汉中之地,我们就丧失了在本土作战的优势。
这我们和官军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是在同等的条件下作战。”
蔡沪决定还要尽自己最后一把努力劝住陈挺。
“军师,我意已决,你不必多说。
既然这样,为了保险起见,我只带十万大军出去,剩下20万军队全都交到你的手里,在书中给我做好防御,如若要是我真的失败的话,还有后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