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侯君集在行动 (第2/2页)
“我的计划是,以皇家步枪团为核心组成北部兵团,配属炮兵一连,骑兵第1师,步兵1、2师,计3万余人,利用第一舰队北上,直抵幽州外海,一举拿下范阳卢氏,然后挥师南下,拿下赵郡李氏!”裴行俭在地图上移动着手指,“白巾军骑兵2师、步兵3、4、5师4万人,组成南部兵团,经齐州北上,攻击前进,最后地冀州一带合围崔氏!”
“白巾军本就不多,兵分两路,是不是太单薄了些?”李泰问道,“还有,就算分兵,谁来做这南北两兵团的主帅?”
“殿下,南部兵团我自当之,北部兵团,我观殿下之郑和,虽身体不全,但有韬略,知进步,识兵法,可为北部兵团之总管!”
“郑和?”李泰不由诧异道,“**,郑和不过一太监,能独挡一面吗?”
“殿下,郑和深知总督赏识,必定有过人之处,我们不信郑和,还不相信总督吗?”
“说的也是,本王应该相信师父的!”李泰笑道,“既然如此,本王立即去找杨司令,让第一舰队配合我们的行动!”
另一边,杨天留共和军五千人守洛阳,在长孙槐的十万分的哀怨中,拔营西进,往下一个战略目标——潼关前进。
杨天继续西进的消息很快传到潼关大营。侯君集抵达潼关已经有些时日,到任之后,便以雷厉之作风,整顿城防,加固工整,根据共和军的进攻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练兵。
他深知潼关的重要性,也明白如今的共和军一而再再而三地创造不可战胜的神话,如果不在战场上挫其锐气,那么潼关必不可守,长安更不可得!
“这一次带上了长安八成的火药!”侯君集是见识过火药威力的,针对火药作战,他们一众大唐顶级军官都进行过研究,杨天留下的笔记,更是被他研究得透透的。
“那么,我一仗,本帅要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是的,侯君集早就想明白,坐等杨天攻城是取死之道,想要取胜,必须主动出击,打杨天一个出其不意,再利用火药的加持,当可一战。
“只要两军混做一团,凭你共和军兵器再无敌,也不得不和我拼刀枪!”侯君集越想越是有理,“一旦近了身,没有铠甲的保护,你如何拼得过我十六卫精锐大军!”
侯君集留谢叔方守潼,亲帅大军五万出潼关,日夜兼程,直取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距离潼关不算远,几十公里的距离,比起杨天要近得多,是以当侯君集抵达目的地之后,杨天距离此处还有两天的距离。
大量的斥候被派了出去,侯君集尽可能避免消息泄漏,大军一刻不停地布置战场,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给杨天布下了一个大口袋。
杨天知道吗?
怎么可能不知道?
常凌的特种兵不是吃素的,他们有着过人的伪装之术,侯君集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没错,但出色的隐匿能力,让常凌能够近距离观察侯君集的一举一动,并在地图上把人家的兵力部署标注的明明白白。
也就是说,侯君集的底细,在杨天这儿根本就是透明的。
函古关战国秦汉时代是关中的门户,不过由于黄河太过调皮的缘故,函古关前的黄河河道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不要紧,直接把函古关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大唐的函古关失去了战略意义,它的地位,已经被潼关取代。
杨天进入函古关关城,这是一座空城,破旧不堪,在这里,杨天接到了常凌的紧急情报。
“这个侯君集,还真是一个人才!”杨天把情报递给薛仁贵,“想不到他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取胜之道,果然不愧为贞观名臣啊!”
“呵呵,那又有什么用,就算用上了火药这种杀器也无济于事。”薛仁贵笑道,“他们的底细我们已经知道,那么打败侯君集,不过按图索骥而已!”
“不可大意!”杨天道,“我们已经深入内地,我们的敌人正在日夜不停地研究我们,他们一定不会再如同五姓联军那样不堪一击,另外,侯君集是名将,在行动之前,我们必须防备一个情况发生!”
“什么情况?”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常凌看到的,不过是人家侯君集愿意让他看见的。”杨天道,“你有没有想到,这个包围圈,不过是他用以吸引我们的诱饵,他的真正意图,是在我们进攻的时候,派奇兵抄我们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