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发难 (第1/2页)
反正闭口不影响升职,谁叫曹丕是以旧人为标准提拔人才,而不是以功劳和能力呢?
7年,整整7年,司马懿没出什么主意,但是官职却步步高升,从督军,到抚军,到假节。
回过头来,再说说曹丕的虚荣。
刘晔每次的预言总被证明是正确的,曹丕不采纳,结果被事实证明错误,曹丕却把刘晔叫到跟前,教训一通:你别总是这样看问题都看的很清楚,(这固然很好啦)但是,还是多想想有什么办法把二贼(指吴蜀)灭了。意思是,别给我得意,别以为你每次都说准了,你就聪明了?你聪明你怎么不给我说清楚怎么把他们灭了?(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三国志,刘晔传》)
简直是不可理喻。
你选择性失忆了?刘晔老人家没给你说过怎么灭吴吗?你听懂了吗?!
还有黄初6年,曹丕因为孙权不送质子,双方又成敌国,此时吴蜀已经捐弃前嫌,和好如初了,曹丕要征讨吴国,其实时机已经失去,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还是固执己见,并且不听蒋济意见,一定要以战舰从淮入江,结果因冰冻战舰入不了江,10余万人马困在冰天雪地中,并且被吴军偷袭,本人险些落入吴军之手。
回头给蒋济说:其实你每次的计策都和我内心想的一样的,(每得所陈,实入我意)以后还要继续努力。(自今讨贼计画,善思论之)
天作证,你总赶不上人家的思路,总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坚持你的错误意见,开头是说的是东,人家说的是西,老兄,到头来,还腆着脸说,开头我们说的是一样的!!
有意思?
在位7年,给吴国动过3次刀兵,都是虚张声势,吆五喝六的乱撞一通,就打道回府。
是当太子的时候留守邺的时候多了,想学爸爸,亲自带带兵?反而叫司马懿留守许昌,其实,您老留守洛阳,叫司马懿带兵去一次也成啊。
我甚至怀疑他对人的品质和事物有没有起码的判断力,对司马懿不用说了,曹操曾经提醒过他,他反而回护,这可能是基于当时培养自己势力的需要,不能自剪羽翼,但等爸爸死后,却对司马懿委任甚重,不能不说他根本就没把老爸的警告当回事;对孟达不仅喜爱,而且还委以西南边防重任,不能不说是无知;对于黄权投降过来以后,风传蜀国杀了黄权一家,就匆忙想为黄家举哀,也是对事体不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