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匪 (第1/2页)
徐陵注意到温辰安,刚想让他慢些,老板端着两碟小菜走了出来。
“您既然是二十多年前的老客了,当时一定吃过我老娘做的小菜。这时我那媳妇学着做的,味道有个五六成像,您尝尝。”
徐陵不自觉地湿了眼眶,“谢谢您了。”
这时又来了新人,老板忙着去招呼。
徐陵夹起一块小菜放进碗里,抬头却看见温辰安低着头,
“怎么了辰安,可是吃的太快噎着了?”
温辰安摇了摇头,泪水落进碗中,声音哽咽,
“这个面,和我母亲做的味道一样。当初,她为了一把面,求了主母好久。”
徐陵的眼眶也慢慢湿润,是啊,这是他最爱的面,自然会做给唯一的女儿吃。
心中说不出的酸楚,徐陵只能拍了拍温辰安的肩膀,
“我知道配方,我们回家后,你想吃,就吃的到。”
家,多么生疏的字眼,温府那个地方,只有疼痛和惊恐,只有在徐府,才知道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可惜,母亲已经不在了。
温辰安连连点头,“谢谢徐伯伯。”
这时老板走了过来,“两位吃着如何?”
温辰安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徐陵笑着回应,
“还是那个味道,宋老板,你这生意还是那么好啊。”
宋老板长的憨厚,人也实在,笑起来眯眯眼,让人感觉很亲和,
“这不都是大家关照么,还有像您这样的人物。”
徐陵擦了擦嘴,
“您以后有什么打算,可要开个分店?”
宋老板局促地摆了摆手,
“这,这可不敢想。我就想让我一双儿女靠着我这个小店平安长大,日后能娶得上媳妇,女儿呢,就嫁个好人家。咱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日子就这么平淡着过呗。”
徐陵也笑着,“一儿一女,好福气呦。我们还有事,就先走了,这个就不用找了,当做给孩子的见面礼了。”
看着徐陵放下一两银子,宋老板也慌了,
“这,这不行,不能收不能收,就两碗面,哪儿能要这么多钱呢。”
徐陵则是按住宋老板的手,
“我年纪大了,以后还不知道能来几次。你这店有我和一位好友的回忆,这钱啊,不多。”
宋老板只好手下,“客馆,留个姓氏吧,日后这个姓氏来,我赠他一盘小菜。”
“沈。”
温辰安一愣,又马上回过神,天下之大,同姓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两人离开时,徐陵回头看了一眼那个不起眼的小面馆,
“有的人兢兢业业,觉得一生平淡,可他却不知道,他这份平淡,给了多少人情意的寄托。”
温辰安也点了点头,“没想到能再一次吃到母亲的味道,徐伯伯,这个地方可真好。”
徐陵叹了口气,十分感慨,“是啊,这个地方,很好。”
回到客栈,温辰安推开窗,在窗前摆上书案,笔墨,宣纸。
眼前,是一条大道,来来往往很多人,却不见几辆马车。人来人往穿的都是布衣,街边有卖水果的商贩,也有卖包子馒头的,还有卖鲜花的。
当然,还有拖着苍老的身子乞讨的。
妇人领着孩子,买了几个水果,拿出一文钱,交到孩子的手中,示意了旁边乞讨的老伯。
孩子意会,跑过去,将一文钱放进乞讨老伯破碎的碗中。
老者两边的白发遮住他一部分的面容,双手哆哆嗦嗦地放下碗,抬起头,那双眼睛却透漏着感激。
放下笔,一幅画作完成,温辰安晾干上面的墨水后,卷起来放好。
这是他为徐清阳准备的礼物,据他推算,两人再见时,应该距离她的生辰不远了。
想起徐清阳,温辰安又因为自己对她没有说实话而有些抱歉。
年前的清谈会因为空门的事并没有举办的过于隆重,可在建康的文坛,众人已经知道温辰安这号人物。
再加上当时徐俭对温辰安的态度,众人都心知肚明,温辰安已经是徐氏的人了。
为了防止有人构陷徐氏和宁祚温氏的关系,徐陵不得已在温辰安同意后放出了温辰安的身世遭遇。
此时带他离开无非是为了两件事,
其一,此刻建康内对温辰安议论纷纷,躲开也可得个清净。
其二,是时候让温辰安接受现实,让他回到宁祚,明白温氏早已撇开他。当然,徐陵并没有意识到温辰安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而温辰安回去,不仅要祭拜母亲,还要接回一个人。
去往山东的路上也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众人走到一半,竟然下起了雨。
徐清阳坐在马车里还好,只是苦了其他几人,穿着蓑衣,还要赶路。
徐清阳拉开车帘,
“三哥,世献,你们也进来吧。”
徐谦回过头,“快进去,我们身上已经湿了,带着寒气过给你怎么好。再走三四里,就有客栈了,你快回去。”
徐清阳只好钻回车内,香菱为其披上斗篷,
“姑娘,当心着凉。您不必担心,他们是男子,自然比姑娘受的住寒气。一会儿到了驿站,奴婢给两位公子煮上一碗姜汤就好。”
天有不测风云,徐清阳也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接受。
几人冒雨加速赶路,终于在马车被浸泡前到达了客栈。
徐谦抬头,看着南北通客栈五个字,
“是这儿了,进去吧。”
老板打着伞跑出来,
“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