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何人能做副丞相 (第2/2页)
曹操表示,他拖着时间进军,就是希望给西凉方面有更多的时间汇聚更多的兵力。
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己方的资源了。
曹操的这一种想法,曹植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曹植也表示认可。
目前许都、邺城里头还有千头万绪的大事要处理,南方的势力也开始有了争端,若是不能够在西凉这边速战速决的话,恐怕就要让曹家处于被动局面了。
因此目前的行军速度放慢,是在让将士们养精蓄锐,也是让西凉方面可以有效调动更多的力量。
曹植认为,让西凉方面的兵力聚集得越多,越容易让马超、韩遂等首领有取得优势的感觉。
这也会促使他们更加容易忽略一些问题采取冒险的方案来对阵曹军。
所以曹植和曹操一样,在屡屡收到西凉方面增加兵力的时候,他就越是高兴。
杨修、周不疑一开始对曹植的反应大为不解。
等到他们从曹植那里得到解答,这才明白事情的重点是什么。
可是他们对于西凉一方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还是挺忌惮的。
“三公子,要是西凉军借着优势对我军采取闪电战,我军岂不是难有胜算?”
有一次在休息时,杨修带着好奇向曹植提出问题。
曹植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向周不疑。
“文直,我发现你眼神闪动,似有什么见解没说出来,你先说说你的见解吧!”
周不疑这才笑着说道:“三公子,德祖兄,在下以为西凉的统帅都是粗豪的武夫,他们在沙场上为将绰绰有余,但是想与丞相还有三公子比拼谋略,却是万万比不上的!”
“故此在下以为,以我军之长击敌之短,必可见效!不知三公子以为对否?”
周不疑在解除性命之忧带来的威胁之后,意态变得极是从容。
曹军放慢速度行军,恰好能够让周不疑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对敌作战的事情。
他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以后,便是两眼定定地看着曹植。
曹植挑眉看向杨修,笑问道:“德祖兄,文直的见解,你可算同意?”
杨修不由得赞叹道:“文直所言极是,不才实在不及他啊!”
“德祖兄,像训犬之琐事,由在下来安排,也是万万不及你的!”
周不疑原先因为自己很聪明,是有些张狂的。
但是当他与曹植、杨修接触,知道两人的本事之后,他的张狂就直接收起来了。
杨修回想自己当初的样子也是唏嘘不已。
曹植招揽杨修、周不疑在身边,其实就是担心两人太狂,到时候不仅帮不到自己,还会拖累自己。
通过曹植的苦心指点,杨修、周不疑渐渐改变了各自的性子,这是让曹植觉得开心的。
曹植打了圆场,让两人别浪费时间在闲杂事上。
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探讨怎么样对付西凉方面的势力。
曹植作为杨修、周不疑的主公,两人是相当尊敬的。
曹植向他们彰显出来的实力,让他们自愧不如。
比如在这一次征讨西凉的准备工作方面,曹植付出的一点儿也不比他们少。
他们只能够充任曹植的助手,而无法独当一面的。
不过曹植在与杨修、周不疑进行交流的时候,是希望两人可以进一步努力,将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正因为这样,杨修、周不疑看到他们在曹植身边的发展潜力,当然是更加努力地奋斗了。
曹植培养下属的念头一直没有断过。
曹操一直看在眼里。
对于曹植的班底,曹操觉得十分满意。
“贾诩,你感觉孤有没有可能提前卸下担子颐养天年呢?”
在一次私下聊天时,曹操向贾诩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贾诩赶紧说道:“目前天下还需要丞相来主持大局,丞相不可轻生退意啊!”
曹操却说道:“贾诩,实不相瞒,孤看到子建一天天变得成熟,越来越能独当一面,真的很欣慰!”
贾诩心知这是曹操的试探,心里头立马变得警惕了起来。
果然,曹操接着说道:“孤在许都时,已经思量许久,想要在子嗣当中立一个副丞相,好向世人表达孤的心意。只是这个决定不好下啊!”
见贾诩不作答,曹操却不放过他。
“贾诩,依你之见,在子桓与子建之间,孤应当选哪一个任副丞相呢?”
贾诩内心暗暗苦笑。
这一个问题,必须斟酌着回答,万一答得让曹操心生不满,自己的脑袋就要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