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百姓的意愿 (第1/2页)
秦时第一次看到有人就这样死在自己面前。
他后退了几步,死亡的气息让他有些反胃。
然而此时的皇帝依旧很冷漠。
“如今他死了,咎由自取而已,只可惜没有让他死在大众眼前,倒是没有清算他的罪过了。”
秦时转头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父亲”。
其实皇帝也就比他大二十岁,但此刻眼中的阴霾如同秃鹫一般,仿佛看惯了死亡,根本不在意。
秦时在皇帝走之前,忍不住追问道:“父皇,他是因为母妃的事情才会中招,难道我们不应该今后避免这种事情?”
“没有用的家伙,放到哪里都是废物,就算他立功又如何?事到如今,皆为他咎由自取,难道你觉得他是善人吗?”
“不,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够了,既然人死了,事情就了结了,剩下的你不用再追问。”
说完,皇帝拂袖而去。
而皇帝的话却让秦时内心震动。
他原本就断定这背后还有人。
只是他没有证据。
但皇帝刚刚的话,便代表着若秦时继续追下去,一定还有其他的人牵扯于其中。
所以皇帝才让他停。
难道皇帝才是包庇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秦时默默握拳,并没有因为这罪犯受到惩罚而感到高兴。
他坚信自己的猜想没有错,二皇子与这个脱不了关系。
如今皇帝既然要包庇二皇子,说不定最后自食恶果的是他。
而皇帝冷漠的身影,如同巨大的阴霾在他眼前,挥之不去。
随后秦时从天牢里出来,心情沉重。
然而秦时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原本就阴晴不定,第二日在朝堂之上,当众嘉奖了秦时。
不久之前还被皇帝嫌弃的秦时,在这一次嘉奖之后,一时之间风头高涨。
不少人都说秦时是诸葛在世,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断开奇案,哪怕是这种几年前的案子,也能断个清明。
自然,秦时的事迹传开之后,京城的百姓对他评价和呼声也都高涨起来。
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作为秦时的部下,李谦和黄莹儿自然高兴。
这一日,二人主动来到云府,找上云瑶。三人决定一起去看望秦时,细心的还带上礼物作为贺礼。
然而当三人来到府上,却发现秦时一如往常一般在府上,喝茶看花,并没有什么欣喜的样子。
云瑶却为秦时的淡定感到欣慰。
她饱读诗书,自认为只有这样子宠辱不惊的男人才能成大事。
秦时是大皇子,本就被人寄予重大的寄托,如今性格与以往焦躁不同,看上去,平和顺遂,如此才是更加符合担当大任的身份的。
她拿上自己亲手做的糕点,走到秦时身边,此时的云瑶只是个邻家娇俏的女孩,轻声唤了秦时的名字。
秦时看上去是边喝茶边看花,但实际上是在发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