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做人不能太野心 (第1/2页)
丰安港的战事,随着永靖王身首分离的结局,也按下了暂停键。
那日,齐少元大开城门,作势要救全城百姓于水火,故而要求同永靖王谈条件。
永靖王过于自负,觉得胜券在握,并未对齐少元设防。
可谁能晓得,齐少元的目标目标就是他的项上人头。
不仅如此,大启的将士根本就没有矛盾分化的情况,一切不过都是障眼法了。
永靖王因为自负,死在齐少元的刀下,大启的将士也势如破竹,愣是将局面反转过来。
没了永靖王坐镇的叛军,士气大跌,被打得连连倒退,灰溜溜的退回扎营之地。
齐少元乘胜追击,挂着叛王夏侯芜的首级,又将叛军打退十里之外。
永靖王筹谋多年,麾下将士更是无数,然而他突然身死,整个永靖大军却群龙无首,宛如一盘散沙。
众人皆知,这等关键时刻,必要推个人出来掌管大军。
只是,永靖王的儿子众多,各部下有各部下的选择,谁也不服谁的。
为此屡屡范冲突,却没个说得上话的人从中调解,内部矛盾更加激化,从而四分五裂开来。
而永靖王世子,在这关键时刻,也干了一出大事。
带着拥护他的两万大军,直接投到了齐少元麾下。
这个骚操作给永靖王的诸多儿子给整懵了。
还没等这些人反应过来,传言永靖王的十五子和十六子也投靠了大启。
十五、十六:我不是,我没有,你们瞎说……
关于十五十六是否真投靠大启的消息,有些人当真有些人不信,但大家都看见了永靖王世子夏侯鸣的态度。
因为,这个逆子投靠齐少元麾下后,第一时间便带兵对永靖王最弱的一支部下发起战事。
最后,以大胜告捷,并劝降八千人马。
相对十几万大军而言,八千人算不得多,但动摇军心的影响却很大。
以至于这场战事之后,竟有小将带着自己的部下前来投靠。
永靖王精心谋划多年,只怕到死也不会想到,他的大军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溃不成军。
齐少元夺叛王首级之时,也受了重伤,躺了许多日才能下榻活动。
大军又纳入前来投靠的两千大军,陈遵正在帐内与齐少元商议如何安置这么多降兵。
整个丰安港的将士加起来也不过三万有余,可夏侯鸣一下子就带了两万来,不过短短几日,又劝降八千,再陆陆续续加上前来投靠的,竟比大启的将士还要多。
说句不好听的,不防备着些,他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陈遵知齐少元伤势未愈,但这种事耽误不得。
虽说招降是好事,但侧面来说,也算引狼入室。
齐少元自是明白其中的担忧,思忖片刻道:“把人打散,从新编入,并不一定拘泥在丰安港,其他各处的也能塞。”
这自是最好的法子,但陈遵的眉头依旧不展。
齐少元自是明白他是何意。
该忌惮的不是这些听命的士兵,而是下命令的人。
他悄悄的从枕头下摸索出宋怀真做的香囊,心里也在盘算着这个事。
夏侯鸣此人瞧着行事随心,一副无欲无求只要自由的模样,但实际上,齐少元与他合作,却对他并没有多少信任。
此人的野心,也不小。
事实上,齐少元想得也没错。
陈遵还未离开,万达就急匆匆的过来送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