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三国之盟(2) (第1/2页)
贸易只是一方面。
在场诸国最看重的,就是秦骁所说的那句“尊重主权,守望相助”。
弱国无主权。
这是千万年来的铁律。
强如北境三国,在面对赤焰国时,都毕恭毕敬,甚至在面对中都诸国的胁迫时,毫不犹豫的抛弃凤鸣寻求自保。视盟约于不顾。视北境大局于不顾,此等自私自利的行为,早就让许多北境之国心灰意冷。
白琛就连凤鸣这样为北境立下功劳的国家都可以被舍弃,他们这些弱国,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野心,在大国之争下,他们只求自保。
而眼下,凤鸣似乎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白干活?”
听到秦骁要免费给其他国家修路,典韦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主公为什么要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白花花的银子,都散给了别人?这岂不是亏大了?”
他的想法,亦是在场许多人的想法。
“你懂什么!”
徐庶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压低了声音道:“你难道就看不到其中的好处吗?”
“什么好处?”典韦一愣,白给别人花钱还有好处?
“基建设施皆由我凤鸣修筑,修路不要钱,后期维修要不要收钱?我们不仅修路,还办学堂,建医院,我问你,老师和医生从哪里出?教材又从哪里出?”
“至于贸易货币由我凤鸣货币结算,其中的好处更是数不胜数。”
徐庶看着一头雾水典韦,没好气的埋汰道。
“我凤鸣看似付出了人力物力,但实则是向北境诸国宣扬了一个标准,我凤鸣的标准。你还真当主公缺心眼白花钱啊?你且看着吧,不出十年,我凤鸣将在诸国身上赚取百倍千倍之利!”
“甚至潜移默化间,不废吹灰之力,便可同化他国!”
典韦依旧不明觉厉。
但马超和孙策,却是明白了。
上兵伐心。
大国之争,不仅仅在于战场上的兵戈碰撞,更在于经济文化上的厮杀。
现在看起来,好像凤鸣是一个冤大头般,傻兮兮的为他国谋福利。
而当凤鸣修的路通到每一个北境国家之中,他国的子民居住在凤鸣人修建的房屋内、濒死的百姓在凤鸣人修建的医庐看病,他们的孩童在极具凤鸣风格的学院之中学习充满凤鸣特色的书籍文化。
十年,二十年,一百年。
文化入侵,是一把软刀子,足以切破一切屏障,消弭任何枷锁。
秦骁要的,是北境诸国心悦诚服的皈依。
书同文,车同轨,俨然是最好的选择。
用利益绑定的同盟,绝不会长久,定会被更大的利益所笼络。秦骁看得很远,他一开始就让诸国认为凤鸣在他们身上无利可图,这样他才可以按部就班的、悄无声息的让凤鸣的思想,传及北境各地,在这片贫瘠的疆土上生根发芽。
眼下。
诸国哗然,无不意动。
就连陈旧,也不得不承认,凤鸣此举深入人心。
此举,不仅可以促进北境诸国大繁荣,还能加重北境诸国之间的联系,对北境而言,有利无害。
相比之下,北境三国之间的盟约,显得极为可笑。
那近乎主仆协议般的盟约,让北境三国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对麾下之国颐指气使。在以往,北境三国这么做,无可挑剔,毕竟自古如此;但现在,随着凤鸣的一纸盟约出现,北境三国的立场,就显得十分滑稽。
尤其是在凤鸣展现出不弱于北境三国的实力之后,秦骁的许诺更具重量。
不用想,陈旧都能明白在场诸国心中的挣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