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大结局 (第1/2页)
科技才是硬道理,这则真理只有尝到科技甜头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林凡将科技带入大秦,如今也让秦人初次体会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
尽管大多数都是为了战争服务的。
但有一点林凡十分认同。
那就是,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发展。
死人是永远都不配拥有发展权的。
对此,某个被剥光头皮的民族最有发言权。
其实,嬴政并不知道,林凡带来的理论基础都是华夏近代一路吃亏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过,拳头硬的好处也是实打实的。
尤其是在见识过科技的力量之后,嬴政便一发不可收拾。
但那也是在北疆演习结束之后的事情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咸阳城内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科技院,咸阳大学,军工处。
三大部门一同协作。
扶苏先是将科技院发明的各种新式装备以报纸的方式发往周边各国。
当然,国内也没少安排。
主要是为了震慑住六国余孽。
而后,科技院和军工处陆续将装备运送到北疆。
因为有长城作为防御工事。
匈奴再想进犯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作为马背上出生的民族,匈奴天然对攻城战存在极大的劣势。
那些说长城没用的白痴,哪里知道北方蛮夷在大秦时期究竟有多么落后。
他们甚至连攻城器械都发明不出来。
也只有后世跟着华夏人学习了一些技术,才有了这方面的头脑。
其实,不管是元朝,还是辫子国。
科技都远远落后于中原。
之所以能够占领中原,取代华夏本土王朝。
也要多亏了华夏内部的自我削弱。
否则就凭这些头脑简单,只知道杀戮抢夺的民族,哪里是华夏人的对手!
此次演习,嬴政亲自督阵。
大军由蒙恬率领,徐福从旁协助。
主要原因是蒙恬不懂得火炮的运用。
而头一天演习,蒙恬还被火炮给吓傻了。
无数北疆百姓看着几十里开外的冲天火光,那种震撼堪比神明下凡。
大秦百姓都如此震惊了,可想而知,那些早早收到消息,便在远处观望的北方蛮夷。
他们是何种心态?!
一轮演习下来,匈奴的信心早已被瓦解的一干二净。
此时再派张良出马,必然能够事半功倍。
结果不出林凡所料,匈奴当时就表示投降。
并愿意与大秦建立友邦。
这一步计划达成,接下来全方位抹除匈奴的民族习性。
什么建造楼房,开荒种地。
逐步削弱匈奴牧民的习性。
美其名曰,让匈奴百姓即便在冬天也能吃上热饭,大雪天也有避风的地方。
表面上看匈奴的生活的确比以前好了很多。
可如此一来,匈奴便也失去了南下掠夺的血性。
而且时间久了,他们会自然而然的过度一来贸易。
便再也脱离不了对大秦的依赖了!
这一年,北方平定。
待到冬至,南方的梅雨季也过去了。
驻留在长江以北的五十万大军毫无阻碍的南下。
带着科技院发明的火炮,大军势如破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