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被开除 (第1/2页)
腊月二十六,江城纺织厂。
江城纺织厂在被段峰收购后没有改名,依旧叫江城纺织厂,连门牌都不用换。
但是老旧的门牌后的厂区,却是大变了模样。
破旧的厂房重新刷白,生锈的设备全部换新,碎石道路铺上了混凝土,所有的道路都装上了路灯,所有的路口都装上了监控。就连工人们都更加卖力的从事生产。
纺织厂的订单主要集中在鼎盛优选的棉织商品上。
各种衣服,毛巾枕套,乃至各种挂饰,都在这生产。
然而,厂区的繁荣却并不是每个人都高兴。
比如王博,他就很不高兴,甚至是愤怒。
王博今年28岁了,还是单身汉一个,不是他不想找,而是他长相着实不着调。
以前虽然王博长得丑,但是有着国企员工这个铁饭碗,还陆陆续续有人给他介绍对象,现在国企被收购,从铁饭碗变成了瓷饭碗,唯一的优势都没了,便再没人搭理他。
关键是王博自己也不争气,或许是在国企里懒散惯了,到了私企还没改过来。
段峰提出按劳分配,保底计件时,王博压根不当一回事,复工的第一个月就没完成既定指标,被警告了一次。
一次警告,两次降薪,三次开除。这是段峰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逼迫那些游手好闲的铁饭碗们意识到市场经济的残酷。
但是很显然,写在纸上的规定并不能约束所有人,王博就是其中之一。
被警告一次后,王博老实了一个月。
也就一个月而已。
一个月后,王博又一次懒散了起来。
这次可不是口头警告这么简单了,直接降薪。
本来少得可怜的底薪被降了,寄件的单件工资也被降了。
降薪的第二个月,王博又老实了一个月。
但是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懒散成习惯的王博,哪里受得了高压管控,一个月后老 毛病又犯了,这个月,连要求任务的一半都没完成!
这下张师傅忍不了了,在纺织厂被收购的时候张师傅是拍着胸脯向段峰保证过留在厂里的人都不是吃干饭的,这没几个月,就直接来了个大满贯。
张师傅把王博拉来谈了话。
“王博是吧?”张师傅直言快语道:“我之前就听说过你,你舅舅好像还是个什么干部是吧?”
王博坐着,翘着个二郎腿,而张师傅站在旁边躬身说着,看着仿佛是张师傅受训一般。
“我也不靠我舅吃饭,你别扯那些没用的。”王博嘟囔道。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舅舅早就退休了,哪里还有什么影响力在,以前他也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以前在国企,你舅舅好使,现在可不好使了!现在是老板说了算。”张师傅说道:“早就定了规矩,你为什么不遵守?”
“你们定的那叫什么规矩?”王博反驳道:“你们那是剥削!哪有计件要求那么高的?!”
“高?那你怎么不看看工资发了多少?”张师傅恨铁不成钢道:“以前是没多少上工要求,但是工资呢?100出头,你再看看现在?厂里工资最高的小金,一个月都300多了!”
的确,虽然江城的人均工资100出头,但这是城乡一起算的,包括了江城周边的县镇乡在内的平均工资。
算到江城市区,大多在150,200元以上。
纺织厂的100元工资,的确算低的。这和纺织厂的效益不好也有关。
王博冷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王博心里对此也是有数的,但是他就是提不起干劲去加班干活。
“行了,你也是成年人了,教育也教育了,希望你在别的地方好好努力吧!”张师傅挥挥手说道。
“别的地方?”王博一个慌神,连忙回头问道:“张师傅,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公司的规定你不知道?”张师傅冷着脸甩下这句话,转头便走。
“等等!等等!”王博连忙上前拦住张师傅,道:“你是要把我赶走?”
“不是我要赶你!是公司的规定!”张师傅更正道:“不过念在年关将近,你年后再走吧,公司本着人道主义,再给你发一个月工资。”
王博的眼神逐渐慌乱,又逐渐便的狠辣,他一把抓住张师傅的衣领,厉声说道:“发一个月工资?你们要开除我,我的工龄补偿总要给我吧!”
张师傅五十多岁了,被一个小年轻抓住衣领,显得有些慌,拖拽着打开办公室门,大喊道:“王博你想干什么?再不放手我叫保安了!”
门口路过的人们都停下脚步望向这边,王博有些心虚,松开了张师傅的衣领,又重复了一遍:“开除我可以,我的工龄补偿你不能少一分钱。”
张师傅整了整衣领,没好气的回答:“还工龄补偿?你想什么呢?你看看你的劳动合同,有工龄补偿吗?”
在段峰收购纺织厂的时候,就留下了一个条件,其中包含了人员的去留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